火红的队旗、鲜亮的队服,爱心志愿者的小红帽与农业特色服务队的黄色安全帽交相辉映,穿行在城市与乡村,播撒着爱心与光明……这就是安徽省宁国市宁阳农村电力服务队给人们的深刻印象。一年多来,服务队的足迹踏遍了宁国的山山水水,他们用自己火一般的热情为家乡父老提供服务,为农民增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宁阳电力服务队成立于去年3月份,取这个名字,就是希望我们的服务队像阳光一样撒遍宁国每一个角落,给全市人民送去光明。”宁国市电力公司总经理余宗斌告诉记者,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用电量日渐增长,广大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一天也离不开“电”。同时,日益发展的现代农业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服务队针对当地农民的实际生产情况,坚持义务为农服务,对特色农业开展特色服务,全力为广大农民保收增收提供电力保障。
富裕乡村“电”引路
“今年的反季节香菇价格是往年的一倍,这一茬香菇足足赚了4000多块钱。多亏供电所给我家的香菇棚安装了电源,给我们解了燃眉之急呀!”近日,宁国市方塘乡香菇种植户张志华将满满一篮子香菇送到方塘供电所。
张志华是宁国市港口湾水库移民,家距离最近的村子有十几里的水路,交通不方便,看到别人种植香菇都挣了钱,他今年春天也在家种起了两个大棚的香菇。香菇棚建在离家500米远的山沟里,为了方便,他将家也搬到了菇棚,可是菇棚没有电源,生产、生活都成了问题。眼看着香菇到了生长旺期,需要不停地浇水,光靠肩挑水提就是一刻不停都不能满足需要。情急之中,张志华准备自己牵两根临时电线接到菇棚里,安装抽水机。“我们得知情况后,立即组织员工,乘船走水路上门为他家安装了线路,不仅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也消除了临时线路的安全隐患。”余永翰告诉记者,方塘供电所还针对当地农民的生产经营模式,成立了阳光菇园服务队,专门为香菇种植户服务。
“现代农业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宁国境内物产丰富,以茶叶、竹笋、香菇、山核桃为主导的农副产品响誉海内外。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原来的手工作坊式的原始加工方法已逐渐被淘汰,代而取之的是电器化的标准加工方式。” 宁国市电力公司党委书记赵家庭告诉记者,公司在加速对农村电网进行改造的同时,还针对特色农业提供特色服务,如:在茶叶生产季节,有阳光茶园行服务队为茶农服务;竹笋、山核桃上市的时候,只要林农一个电话,阳光竹乡行服务队就会赶到他们身边……
“您买家电 我送服务”
“老杨,天这么热,今天晚上去你家乘凉,好不好呀?”“行呀,下午供电所的李师傅刚为两台空调安装了专用插座和线路,你早点过来,到我家喝两杯。”记者来到宁国市仙霞镇杨山村时,农民杨平正乐呵呵地和邻居聊天,他家两台新安装的空调发吹来了阵阵冷风。
“买家电,政府还给补贴,这么好的事情大伙都很愿意。但自从家电下乡政策出台后,咱村里好多人家都买了大彩电、大冰箱,用电量一下子增了许多,到了晚上电压就不稳了,我怕买了空调用不了。”杨平一见到记者,便说起自己过去的担忧。老杨的担忧很快引起仙霞供电所的关注,为让当地老百姓放心购买家电,今年3月,供电所为仙霞镇部分负荷增长较快的变压器进行增容,进出线全部换上新电缆,用户的下户线和电能表也进行了更换。电网的升级,消除了很多和老杨一样的农民的顾虑,他们陆续开始在镇里为自家选购空调。
今年以来,宁国供电公司面向广大农村地区开展“您买家电,我送服务”活动,通过印制安全用电宣传手册,深入农户,宣传安全用电知识。同时,成立“家电下乡服务队”,上门免费为购买家电的村民义务检查线路、安装电源插座等。并在各大乡镇家电市场设立服务点,现场为村民解决用电上的困难,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
“为提高农村配电网络的供电能力,公司每天都有近300人的施工队伍奋战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一线。电气化改造,不仅提高了农村电网的承受能力,也为家电下乡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电力保障。”余宗斌告诉记者,截至今年6月底,该市已销售家电下乡产品3771台(部),电器的大量增加,对电网的承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两年来,公司累计投入电网建设资金1亿多元,宁国市也进入了B类新农村电气化县行列。
农民缴费也“刷卡”
“我们农村现在也能刷卡了,使用pos机交电费真方便,我骑车10分钟就到了,以往要花10块钱坐车,来回花一个半小时到供电所才能交电费。”在宁国市汪溪办事处姚高村POS机电费代收点,河南村民组农民王胜强高兴地说。
“宁国各乡镇办事处共约8万农户享受到了POS机远程交电费带来的便捷。”赵家庭介绍说,这是宁国供电公司专门为偏远山区的农户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POS机远程交费系统,目前,在各乡镇共开设了62个代收点。同时,为解决部分农村留守老人缴费难问题,公司还与市邮政局合作,面向全市农村用电客户推出服务新农建设新举措——邮政储蓄代缴农村电费业务,目前已惠及两万农户。“刚开通的那几天,来这里缴费的人排成了长龙,有的把去年欠的电费都补上了,我忙的中午饭都是家里人送的。”姚高村代收点负责人黄思秀说,通过POS机缴纳的电费占该村应收电费的80%。
“村民们对这种交费方式都说好,全村1650户村民,有将近三分之二的家庭是留守老人和孩子,用电少,最少的一个月只有4、5块钱的电费,而往供电所跑一趟车费就要8块钱,现在有了电费代收点,交电费很轻松。”村委会主任熊伦志如是说。“儿子、媳妇在外打工,我年纪大了腿脚不太方便,现在儿媳在外也能把家里电费交了,我再不会为欠费停电担心了。”在宁国市梅林镇邮政储蓄大厅,汪村的汪大爷喜笑颜开。
| 来源:三农在线 责编:东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