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我国部分地区,被节能降耗工作弄得焦头烂额的是政府相关部门,而一些重点耗能单位却很悠哉游哉。在节能手段方面,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目前依靠技改降耗的空间已经很小,但结构节能工作还面临各种阻碍。
此外,怎样节能降耗,我国目前节能工作仍沿用的“一刀切”做法,以及粗线条的评估系统,使有些企业发出“即使停产都完不成任务”的抱怨。专家建议,解决目前节能降耗工作面临的瓶颈问题,须政府加快自身职能转变和体制改革,同时硬化企业节能考核、大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并在制度设计方面向“精细化”目标迈进。
据了解,目前,我国依靠淘汰落后产能、常规技术改造进行技术节能的空间已经很小,部分行业、企业能耗已做到国际先进、甚至领先水平,部分地方政府扩张型的发展方式、刚性的产业结构成了能耗水平进一步下降的最大障碍。我国节能降耗走到“能否倒逼调结构、转方式”的临界点。
不过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周长益介绍,目前,新型干法水泥、大型钢铁高炉、超临界机组等的比重已显著增加,有的已经在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再进一步提升技术装备、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节能的空间逐步缩小。怎样节能降耗?据测算,如果按照现有的产业结构不变,在目前主要耗能工业产品单耗下降空间已大幅缩小的情况下,仅靠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进步,支撑“十二五”节能降耗目标任务难度很大。
在节能降耗形势日益严峻之时,“倒逼机制”并没有把地方政府的主要精力引导到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上来。怎样节能降耗,的确成为地区发展的首要问题。过去几年中,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突击完成节能任务、避免“一票否决”、保住“帽子”,对重点耗能企业甚至居民拉闸限电的现象时有发生,数字造假也并不鲜见;未来几年内,不少地方投资拉动、资源消耗推动的固有发展方式呈现出的巨大惯性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