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标准市民卡”和“基于金融标准的银联手机支付”日前在湖南长沙正式启动。据悉,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手机支付技术,这种手机银行卡还是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运用。
除了普通的银行卡支付消费功能,作为便民卡,“长沙市民卡”不但可在公交、出租车行业使用,未来高速公路、地铁也将纳入进来。目前,该市民卡用户更可在遍布长沙市内的3000余家商户实现“刷机”支付,包括超市、商场、便利店、电影院、医院、药店等日常消费场所。预计2010年底前长沙将有近1万台商户终端可支持手机现场支付业务,真正实现“吃、穿、行、购、医”一卡通。
记者了解到,“长沙市民卡”是在长沙市人民政府和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的推动下,由中国银联联合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及长沙银行共同发行的一款采用PBOC2.0金融标准的IC卡产品,既支持接触式刷卡,也支持非接触式刷卡,相比普通的银行卡拥有更高的安全性。
“这次的长沙市民卡的试点项目采用的正是摩托罗拉的iSIM解决方案。”摩托罗拉亚太区服务部总经理吴达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此次发行的“长沙市民卡”是全球首张手机银行卡,也就是一张带集成内置天线和电路的芯片卡,用户无需更换手机和原有SIM卡,只将iSIM卡与手机原来的SIM贴在一个卡槽内,即可随时、随地、随身通过手机完成各项银行卡支付业务,甚至即使手机没有电了,也能进行消费支付。
另外,与目前公众普遍持有的磁条银行卡不同,“长沙市民卡”以内置CPU芯片取代磁条,可存储用户指纹、身份证、密码等多种信息,不易被复制。
“我们普遍看好智能芯片银行卡的前景,这是国际上普遍的发展趋势。”建行湖南省分行行长龚蜀雄告诉记者,智能银行卡的多功能,将改变过
去“一事一卡”以及金融机构重复建设的弊病。“此次长沙市民卡的发布让中国整个移动支付产业向前迈了很大一步。”吴达光告诉记者。
据了解,手机支付最早的形式是通过发送短信、登陆网站方式利用银行卡等账户进行交易,之后,逐渐出现了现场支付。目前中移动推出的采用RF-SIM方案的“手机钱包”业务,就包括现场消费支付。
“尽管RF-SIM方案具有一定优势,但由于其频段属于特立独行的,一旦手机支付发展起来,pos机等硬件设备均需要进行更换,成本问题成为运营商不得不考虑的因素。”日信证券电子行业研究员李志中表示。
相对于RF-SIM方案的局限性,银联此次为试水手机支付而推出的“长沙市民卡”,所采用的摩托罗拉提供的iSIM解决方案就更为先进一些——不用换手机、不用换SIM卡、不用换POS机。预计2010年内,“长沙市民卡”的发卡量将达100万张。
在湖南顺利试点之后,银联日前宣布将新一代手机支付业务试点区域扩展至上海、山东、宁波、湖南、四川、深圳等六省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