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在卡内存入一定金额,相当于提前支付今后一段时间的消费额,并保证了顾客在一段时间内的光顾。企业根据其存入金额的多少给予一定的奖励,例如直接享受折扣或给予现金回馈,存入1000元赠送200元,存入3000元赠送900元,相当于整体打了8折或7折。这是一种双赢的策略,对企业来说,既增加了现金流又保证了一段时间内顾客的忠诚度;对顾客来说,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折扣。有一项调查结果很有趣,当用现金消费时,顾客会比较计较数额;而当使用卡时,心里会放松很多——反正用的是卡里的钱,不用再当场支付,仿佛卡里的钱不是钱!根据统计的行业真实数据,用卡消费的顾客比用现金消费的顾客人均消费更高,也与这项调查结果相符合。
储值卡还有一项突出的功能——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牢牢”地绑住顾客。举一个实际的例子,一个咖啡厅在一个社区旁边新开张,经营者在投资前进行了细致的调查,这里的目标消费者数量、消费能力都很强,竞争对手只有一个上岛咖啡,他非常有信心自己的产品比上岛好。但开业一个多月来,也有一些顾客光顾,反响都很不错,但问题是他们都买了上岛的储值卡,卡里的钱还没有用光,所以还是只能到上岛去。那么这个经营者就处于被动的局面,他必须等消费者把上岛咖啡储值卡内的钱用光了才会有平等的竞争机会,即便是此时,该企业仍然处于竞争劣势,出于惯性,顾客仍旧会优先考虑上岛,除非二者的产品或服务品质有很大差别。
策略2:积分卡
这是刺激顾客消费的一种手段,基本道理是累计顾客在店消费记录,当满足一定的条件,即可获得商家提供的额外奖励。积分卡的策略给予相当灵活,可针对不同的目标制定不同的策略。例如为了鼓励顾客多来消费,可对一段时间内消费超过一定次数的顾客进行奖励;为了刺激顾客多消费,可对单次消费超过一定数额的顾客进行奖励。奖励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可以享受折扣,获得赠品,获得积分等。积分的使用也是五花八门,可以转化为现金,也可以用来兑换物品。这种策略还可以更加灵活,个人可以自己办积分卡,带企业的客户去消费,享受积分卡会员的优惠待遇,自己获得积分回报或奖励。积分卡策略可以说对任何服务性企业都适用,只不过发挥的程度上有所区别。
策略3:会员卡
顾客花钱购买会员卡,买卡的钱不仅可用来消费,还可以享受会员价,即酒店的每个项目都制定了两个价格:正常价格和会员价格。这种卡的功能与储值卡类似,但又不需要占用消费者过多的金钱,所以很受普通消费者的欢迎。他们可以清晰地计算出自己所得到的实惠:购买这张卡的钱可能一次消费就节省回来了。然后就留给他们一个印象:这张卡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他们也就愿意来消费。有的单位卖会员卡的收入就相当可观,一张卡收费50至100元,卖出2000张就是10—20万的收入,而2000张仅是保守的估计,运营状况良好的单位会员卡的销售数量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