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人脸识别,可能现在最多人想到的就是刷脸支付和人脸识别登录手机这两种功能。但其实人脸识别应用到民生和智能安防方面,功能还比刷脸支付要多元化。下面,天波智能小编就为大家列举一下,人脸识别应用在民生安防领域上有哪些应用场景。
人脸识别+感温灭火,保障电动车存放和充电安全
现在很多市民都会使用电动车作为出行工具,但电动车的充电问题容易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一些楼道狭小的出租屋区域,电动车容易出现着火爆炸等情况。现在,不少村里都开启了可供充电和自动感温灭火的停车场,让电动车可以统一存放在指定区域,减少在居民区出现意外的几率。
但是,也有不少电动车车主担心车放在室外容易被盗,因此一些停车场引入了人脸识别设备,车主可以通过刷脸进入停车场再取车,就算发生盗窃事件,也能通过人脸识别设备快速锁定嫌疑人,追回损失,十分安全。
垃圾分类投放,人脸识别帮助同步积分

公租房使用人脸识别,刷脸进门守护住户安全
北京今年就投入运营了59个公租房项目,并引入人脸识别信息系统和人脸识别设备,居民可以靠刷脸出入。这样智能化升级不仅是为住户提供方便(不用担心因忘带钥匙或业主卡而无法进入),也能保障公租房合法依规地使用,防止出现转租转借等情况。更为贴心的是,人脸识别设备可以通过对小区的住户日常行为识别,对一些老龄住户进行重点关注。如果这些老龄住户有一段时间没有出入记录,则可及时进行反馈和帮助。
居民只需对着小区门口的人脸识别设备刷一下脸,当识别为小区内住户时,就能自动打开闸门,实现刷脸开闸。如果刷脸的人不属于小区住户则不会打开,也能防止尾随的陌生人进入,守护住户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人脸识别助力信用征信,为合法借贷上双重保障
有不少市民因为身份证遗失,被不法分子利用丢失的身份证进行冒名借贷。为了保障用户的安全,现在不少银行和正规平台的借贷业务都会采取“身份证+人脸识别+”、“指纹+身份证”这种混合身份识别的方式,来进行人证对比和身份核验,以防被冒名借贷、保证用户信息安全。
由此看来,人脸识别技术可应用的场景比我们想象的多,而且更与时并进,为城市建设和民生保障提供更稳妥全面的赋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