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医保骗保事件屡禁难绝,一些零售药店通过将非医保覆盖的生活用品,串换成医保基金可以报销的药品、医用耗材,或盗刷群众医保卡内医保基金等方式进行骗保牟利。
案例:
“能不能借用你的医保卡,帮我买点药?”,30多岁的刘女士(化名)在杭州某药店买药结账时,店员向她提出了这个请求。刘女士心想不妥,拒绝了。刘女士离开药店后,手机上立刻收到了两条短信提醒:一条显示医保帐户上扣除了自己买药的费用,另一条显示产生了几百元的扣除费用却不明来历。
刘女士向当地医保局举报,医保局通过调阅监控、约谈等方式,查明当天该药房工作人员趁刘女士不注意时,盗刷她的医保卡,骗取医保基金,而类似情况在这家药店不是第一次发生。更令人震惊的是,该店有多名工作人员在给顾客配药结账时,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多结算一笔药品费用。
“店员在结账时,能看出医疗费用使用的是个人帐户的钱,还是医保基金的钱。他们会盗刷那些达到使用医保基金标准的医保卡,因为顾客通常不会关注医保基金的变动,并且有些人没有开通短信提醒服务,根本不会知道。” 利用这种手段,这家店前后盗刷16名参保人员的医保卡,其中还有人被多次盗刷,共骗取医保基金支出13493.28元。
为帮助监管部门解决监管难、取证难的问题,一些科技公司纷纷开发了医药核验一体支付机,通过双屏摄像头的人脸识别和人证核验,未来药店售药和购药都将做到实名制。比如这家双屏智能收银机P8,可以应用在药店、超市、零售门店等。该设备可以在人脸识别核验身份,还可以同步核验证件,比如医保卡,当人与证一致时才能正常启动医保卡的应用。

双屏智能收银机P8可以为药店提供标准化的作业环境,优化医保购药流程:
1、交易前
需药店药师通过人脸确认后,录入药品,交易过程可溯源,为监管取证提供依据。
2、交易中
购药人需通过人证(医保卡)核验,确认购药人身份信息和所购药品名称,避免医保卡被他人盗刷、误刷,保障每一位医保用户资金安全。
3、交易后
对可疑交易行为进行排查、快速锁定可疑交易,减轻监管难度,提升监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