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客人 |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其它资讯 »

金融支付创新需规范而非限制

发布日期:2014-03-27  中国POS机网

两周来,第三方支付成为舆论漩涡的中心,针对第三方支付的“坏消息”接踵而来。

3月13日,央行发文暂停以阿里巴巴支付宝、腾讯财付通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二维码交易、虚拟信用卡业务。此前,支付宝和微信分别宣布与中信银行合作网络信用卡业务,用户可通过微信或者支付宝钱包在线办理信用卡,即时申请、即时获准。

一周后,央行发布消息称,近期全国发生多起不法分子利用预授权交易套现事件,部分收单机构存在未落实特约商户实名制、交易监测不到位等问题,要求八家第三方支付机构从4月1日起停止在全国范围内接入新商户,另有两家支付机构被要求限期自查。

此后,处于征求意见阶段的央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手机支付业务发展指导意见》草案流出,该草案对第三方支付转账、消费金额进行限制。草案内容被指刻意“封杀”支付机构,央行背上“阻碍创新”和“维护银联垄断”的骂名:不仅固守了线下支付领域,还反攻到互联网企业的线上支付阵地。

从监管方与第三方机构“你来我往”的交锋中,不难看出,随着第三方支付的逐步壮大,其对突破现行监管政策限制的欲望渐次增多,矛盾最集中的是网上支付的边界。支付企业故意将央行向其征求意见的草案发给媒体,正是这种不满情绪下的反弹。

以互联网公司极力推进的二维码支付为例,其战略意图剑指O2O(Online To Offline)战略,通过线上线下相互引流,并打通线上线下资金联动和物流互补,将线上既有的电商、支付、后台数据、社交平台和地图引流等一系列业务与线下紧密结合起来。

揣测银联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央行政策没有实质意义。但就支付而言,线下支付引流线上的做法,确让银联控制下的线下支付体系形同虚设,一定程度上动了银联的“奶酪”。不过,从舆论反响来看,市场显然更愿意接受这种改变。

对商户而言,银联POS机刷卡需要交纳手续费(一般为2%左右)且结算时间长。对于商户来说,使用二维码支付的成本低且便捷,商户交纳手续费更低甚至可以获得大量补贴,到账速度较快。对消费者来说,早已习惯举起手机“扫一扫”的情景设定。

相比银行业,支付机构引导的互联网金融创新提高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带有普惠金融色彩。这是央行在制定监管政策时必须考量的。如果不是普通消费者业已形成新的支付习惯,社会舆论怎会对开展支付业务的互联网公司报以同情?

2011年以来,第三方支付纳入央行牌照管理,便走上了业务迅速扩张的路子。据媒体披露,目前获得许可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共250家,其中100多家提供网络支付服务。截至2013年底,第三方支付机构共处理互联网支付业务193.46亿笔,金额总计达10.4万亿元。

当然,央行在第三方支付成为下一个“巨无霸”之前,对其合规性的考量权重增加当属情理之中。在当前的金融体制下,任何创新都应在安全的“硬约束”之下。在此底线约束之内,应以市场选择为基础,以维护消费者权益为根本出发点,鼓励而非限制金融创新。

在当前的分业监管体系中,央行是对第三方支付和互联网金融创新支持力度最大的监管机构。若要减少市场以利益分割为出发点的捕风捉影的猜测,还需监管方以更大智慧,以更透明的决策方式,站在公众立场上,客观评估互联网金融创新风险,制定公正监管政策。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站会员、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图文推荐

您在本栏的历史浏览
热门资讯

中国POS机行业权威门户网站 引领行业发展


微信号:pos580com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诚征英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版权所有:POS机网 北京瑞纪华人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证060984  |  京ICP备07503063号

联系电话:010-51658061 E-mail:bjsale#pos580.com(请把#替换成@)在线QQ:841617225

站所有信息均属本站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地址 域名:www.pos58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