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贤芳是杭州市上城区马市街第八停车点的停车收费员,因为工作地点是浙一、浙二两大医院附近,上班的时候,她特别忙,打卡、收费、观察停车情况,经常搞得手忙脚乱。
5月30日下午1点08分,金贤芳手上的POS机“嘟”一声响了,她低头一看,马上明白了,马路右后方的空泊位进车了。她随后赶过去一瞧,果然,一辆浙A牌照的黑色小轿车正好停下。
从5月起,马市街上99个停车泊位,试点智能停车系统。这到底是如何新鲜的“花样”,记者特别去体验了一把。
每个泊位都装有感应“原点”
其实,会自动感应的奥秘就在地面上。
记者观察发现,马市街上的每个泊位中央,都安装了直径约10厘米的“原点”,因为跟路面颜色比较接近,显得相当“低调”。其实,“原点”就是这套智能停车收费系统中的地磁自动感应器。
记者发现,一旦有车子驶进或准备驶出,地磁感应系统都会有消息提示给收费员,收费员手中的pos机和后台都能实时识别。有了这个新功能,收费员再也不用像原来那样,手头还正忙着,又要应付其他进出泊位的车辆。
不仅如此,因为电脑实时感应,也修正了人为操作可能存在的误差。
停车费还可用支付宝扫码支付
除了智能计时外,智能停车系统还能使用支付宝付款。
面对新花样,记者尝试了一下,感觉使用起来还是很方便的。
采访时,正好有一辆车准备离开。POS机上显示,这辆小轿车是13时08分38秒驶入,13时39分12秒离开,停车30分34秒,需要支付6元停车费。
记者根据收费员的指导,打开手机中的支付宝钱包客户端,点击付款码。这时候界面上就会出现一个条形码,停车管理员会按POS机上的支付宝功能,一刷码,就可以直接扣款了。
整个流程下来,只用了一分钟。
金贤芳说,20多天下来,她本人接触了十多名车主“尝鲜”使用支付宝付款,虽然使用的人数不多,但使用过的人都觉得反应又快又方便。
据杭州市上城区停车监管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去,智能停车系统还会继续升级,目前正在开发一个专门的手机APP,只要车主下载,并绑定自己的车牌号,以后进入任何一个停车泊位停车,停车时长和费用等相关信息都会自动在手机上显示,走的时候,自己就可以在手机上直接付款,不再需要停车收费员了。
智能停车全市推广仍待验证
今年3月份,市城管委停车收费监管中心先在求是路上,选择了68个停车泊位进行试点。之后,由于求是路上的停车泊位取消,这套设备被移至马市街上,智能停车泊位增加到99个。车主可以选择现场向收费员缴纳停车费,也可以选择手机自主缴费。但是,这套系统是否能全市推广,还有待验证和继续试点。
收费员如果不在,到底会有多少人能主动在手机上进行缴费呢?如果有人逃费怎么办?
针对那些经常逃费的车辆,市城管委停车收费中心也在着手研究后续追缴处置方案。相关负责人表示,杭州市区道路停车收费系统的后台,都有停进公共泊车位的车辆记录,对于那些曾经逃费的车辆,都记录得清清楚楚。“收费员不在”将不再是一个逃费的借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