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在商场超市购物,结算时都会拿到一张购物小票。小票详细记录了销售单位名称、销售日期、商品名称、数量、单价、金额、找零以及凭票索取正式发票提示等信息,为消费者购物消费带来了较大便利。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购物小票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应高度关注。
一是不利于加强税收征管。购物小票仅仅是商家的销售凭证和消费者的购物凭证,而非销售商品的完税证明。尽管商家设立了换取发票的专门服务窗口,但是除大件消费品以外,绝大多数消费者都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向商家索要正规发票,这就为商家偷税漏税提供了可能。二是不利于规范公务支出。商家为了促进销售,一般都会按照购物人的要求,以购买“办公用品”等名义为各类公款消费开具正规发票,这对于监管公务支出、规范公款消费、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落实中央有关规定带来了很大难度。三是为一些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提供了渠道。现在,围绕大型商场超市滋生了一批“捡票族”,他们通过收集购物小票来兑换数额较大的正规发票,为一些不正当交易提供便利,从中牟利。
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开始推广使用“二合一”机打发票,在规范市场行为,源头防腐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为此,建议国家税务总局采取具体措施,建立机打发票管理的长效机制,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商场超市购物小票的使用,推广使用“二合一”机打发票,在消费者购物结算时,收银机自动打印出附带购物信息的机打发票,使购物小票与正规发票合二为一。同时,该机制要与推行公务消费的公务卡结算制度、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制度改革相结合,这样既能有效加强税收监管、避免商家偷漏税行为的发生,又为规范公款消费、治理各种腐败行为、净化社会风气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