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盐酱醋找个体,日常用品逛超市,大件商品跑县里”。曾经流传的这样一句顺口溜,是农村消费市场落后的真实写照。现如今,随着我县“五个全覆盖”工程的深入实施,遍布全县的“农家店”、便民超市不仅方便了农民群众,更有效保证了市场秩序的稳定和商品质量,给广大农民带来了福音。
偏远山区有“店家”
在马道头乡的一家“农家店”,墙白、棚白、地白、灯亮,一排排白色的货架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既有牙膏、毛巾、米、油、盐,新鲜的瓜果蔬菜,也有电风扇、电饭煲、服装等,价格与城里并无两样,顾客可随便挑选。便利是许多村农民对于“农家店”、便民超市的直观感受,更让他们高兴的是,如今也能在这里买到和城市同样质量的商品。正在买货的村民王大妈乐滋滋地说,过去村里的小食杂店不光房子破旧,卖的东西什么保质期呀、厂家厂址都没有,也不知道放了多长时间,我们都是着急要用时才来买,也没办法,要买好一点,就得到城里。现在好了,城里的连锁超市开到了我们村里,别看这个“农家店”、便民超市小,但东西跟城里的大商店一样,在家门口逛超市,省时、省钱、省心。目前,大多数“农家店”、便民超市经营红火,有的除经营基本商品外,还开展了建材经营、代收农产品、手机充值等业务,基本实现了“建得成、立得住、能发展”。
放心商品进农村
近年来,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农民购买力明显增加,农村市场有着巨大的需求,但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农村消费环境较差,农村的夫妻店、小卖铺没有统一的进货渠道,导致商品质量没有保证,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成灾,买难和卖难成为制约农村消费的主要原因。
开拓农村市场,关键要加快农村流通网络建设,为农民创造方便、安全、实惠的消费环境。为此,我县开展“五个全覆盖”工程以来,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为代表的现代流通方式在广大农村市场逐步发展,以县城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正在形成。许多农村原来的夫妻店、小卖部在“农家店”、便民超市的带动下,也将店面装修改造成了小超市,开始经营。
为了保证农家店销售商品质量,配送中心签订了经营商品质量保证书,配送中心与每个“农家店”、便民超市签订加盟合同,确保配送商品比例,从源头上保证商品质量;与工商、质检、消费者协会等部门加强联系与合作,落实监管责任,确保农民购买的商品放心。
新型商品流通网络初步形成,翻开了农村消费市场崭新的一页。一些“农家店”、便民超市不少都使用上了收款机,彩电、洗衣机、冰箱等商品也应有尽有。“农家店”、便民超市加盟到配送中心,得到了财政的补贴。同时,还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过去,店里不讲究购物环境,进货渠道五花八门,摆卖的商品也杂乱无章。现在,配送中心进行培训指导,统一配送,进货渠道规范,从源头上保证了商品质量不再出现假冒伪劣。货物在货架上分类摆放有序,商品统一标注了价格标签。
店堂卫生干净整洁,商品分类摆放整齐、明码标价一目了然……“农家店”、便民超市经营面貌焕然一新。一个个宽敞明亮的“农家店”、便民超市,成为农村消费市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