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客人 |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其它资讯 »

第三方支付重塑利益格局

发布日期:2014-09-15  中国POS机网
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利益格局,正在快速增长的规模中剧烈调整。打败和拯救银联的,都是新技术。
 
据Enfodesk易观智库数据,2013年中国非金融支付机构(即第三方支付)各类支付业务的总体交易规模达到17.9万亿元,同比增长43.2%。其中线下POS收单和互联网收单分别占比59.8%和33.5%;移动支付目前占比尚小但增长迅速,更代表了未来。
 
近年来在加快金融脱媒的趋势下,各国的支付体系都在发生剧烈变化,非银行使用的支付工具交易规模在迅速增加。在欧盟,前者已超过了后者。在中国支付市场,由于非现金支付工具不够发达,本世纪初依托于电商飞速发展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凭借与传统金融业的深度合作,寻找到众多新的业务增长点,丰富和满足了大众对支付创新和便利的需求。
 
第三方支付的利益格局中,中国惟一的银行卡组织和人民币支付卡惟一交易清算供应商银联,围绕银联、银行合作的收单机构,以支付宝为首以互联网支付为特色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希望进入中国市场多年的国际银行卡组织,包括监管者央行,均在这个巨大的漩涡中,寻找自己的新定位。
 
国际的银行卡组织如维萨(下称VISA)、万事达在等待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来临。但是,当国际卡组织在世贸组织(WTO)提起对银联的反垄断起诉时,裁决结果却出人意料。2012年7月, WTO专家组驳回了美方关于银联在人民币计价的支付卡清算交易中存在垄断的指控。“世贸组织裁定,虽然中国银联是中国惟一的电子支付卡提供商,但并未享受垄断利润,因为价格并非银联定价,是中国政府定价。”一位央行人士向财新记者透露。
 
与此同时,专家组认定涉案的电子支付服务属于中方加入世贸组织时承诺开放的“所有支付和汇划服务”。在“一些特定类型人民币计价的支付卡交易清算上,银联具有垄断地位”。为此WTO给出三年期限,到2015年8月,人民币计价的转结算市场对外开放。这意味着VISA、万事达们届时将可以进入中国开展三年外币业务,连续两年盈利之后,就可以在中国境内开展人民币卡业务,无需再通过银联转接。
 
然而,真正打破银联垄断的对手,却未必是国际竞争者,而是互联网。以支付宝为首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借由互联网技术,甩开了银联自成体系,中国银联的行政垄断地位已渐渐在无形中被消弥。
 
自2011年5月中国央行开放第三方支付牌照后,大量非金融机构和中小银行涌入支付市场,目前包括7月初央行下发的第五批19家支付牌照,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机构数量已达到269家企业,其中从事线下收单业务的企业数量达84家。
 
第三方支付为金融深化、服务客户创造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开始集中出现各种风险。特别是今年以来,支付行业风险事件不断升级,预售权套现风险、预售权冲证交易、跨境移机澳门套现、POS机清算代理商跑路、各种套码造假升级、商户收不到结算资金等案件频发。
 
对此,监管应如何发力?银联作为中国目前惟一的银行卡组织机构,应在移动支付、网上支付中发挥何种作用?银联如何解决同时身为卡组织和最大收单机构的利益冲突?银联制定行业标准并执行,究竟是垄断行为还是卡组织应尽的义务?为何同样是第三方支付的美国鼻祖PayPal却能加入VISA的网络,并遵循相关规则?iPhone6绑定了NFC技术对银联意味着什么?银联自我革命成功与否,能否自我拯救的关键,最后还是取决于银联能否立于技术进步的潮头。
 
9月10日下午,央行正式下发了针对汇付天下、富友、易宝、随行付的处罚意见,这是今年4月央行叫停8家机构预授权违规事件的继续。按照最终落定的处罚结果,汇付天下一年内需有序退出15个省市的现有收单业务,富友及易宝将撤离7个省的收单业务,随行付将撤离5省2市的收单业务。“所列省市之外的地区继续停止发展新商户,并对所有存量商户和受理终端按规定进行全面清理。”央行人士告诉财新记者,整改验收时发现这四家的收单业务违规仍然很严重。
 
“找不到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就变成行业中人的各种铤而走险。”全球支付巨头美国第一资讯公司(FDC,First Data Corp)大中华区总裁陈启彰告诉财新记者。
 
目前,在线下支付市场,银联商务在收单业务中市场份额第一,超过45%。而银行自营的pos机占到整个POS市场的40%份额。其余份额为约60家收单机构共同拥有。
 
违规行为包括各种形式的套码以进行费率套利,甚至不惜伪造一切所需文件、售卖银行的交易通道、随意出售POS机,而POS机是信用卡套现产业链中洗钱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2014年上半年,银联在全国实施约束商户约20万户,约束金额达3.56亿元,其中补偿发卡银行3.12亿元。所谓约束金额属于补偿性追偿,并非行政处罚罚金,是银联按照“发改价格[2013]66号” 中发改委确定的商户类别,追偿违规“套码”的刷卡费率差额,即把非金机构帮助商户“偷吃”的费率折扣全部吐出来,90%补偿给发卡银行,10%是补偿给银联的转接费。
 
收单业务的盈利模式是:当持卡人通过POS机进行一笔交易,收单业务的参与方会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发卡行、收单机构和银行卡组织分成的比例为7:2:1。通过POS机刷了多少笔业务,意味着有多少笔手续费分成。刷卡手续费由收单服务费、发卡行服务费、银联的转接清算服务费组成。收单服务费实行发改委颁布的指导价,按不同类别的费率来定价,实际执行中可以指导价为基准上下浮动10%。
 
对于外界质疑银联约束非金机构的行为是“角色错位、业务越位”,陈启彰表示,“这属于卡组织对银行卡行业的正常规范。在国外支付市场,卡组织对违规行为罚款很重,甚至可以取消收单方的牌照,收单机构冒险违规的成本非常高。”
 
银联业务通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市场违规依然高发,大规模交易转移、买卖通道和“切机”等新型违规现象频发,愈演愈烈,形势严峻。
 
“2013年以来,支付机构违规越来越多。根据银联的监测网络到的每个月违规行为的平均规模来测算,整个支付市场的不当得利,今年全年预计至少五六亿元至十亿元。”银联业管委一位人士透露,“从银联的角度讲,约束力度并不大,因为市场上的违规行为一年可能最多只发现了一半。”
 
“支付市场的整体风险在总体上升,持卡人利益、商户利益、发卡行利益都得不到保障。”一位央行支付司人士无奈坦承。尴尬的是,由于缺少支付行业的上位法,“央行需要依法行政,但央行缺乏对违规机构的处罚退出机制。”
 
从“套码”到造假
 
一位银行员工向财新记者反映,他在上海一家餐馆吃饭,刷卡对账单显示“交易地点为东北某地饲料厂”。
 
业内人士道出其中猫腻:这是因为上海餐馆的费率是1.25%,而东北“购买饲料”属于“三农”县乡领域,商户扣率只有0.25%。
 
这种做法业内俗称“套码”,即违规套用低费率行业的商户类别码(MCC)。不同MCC码代表不同行业,刷卡手续费率不同。按发改委2013年2月25日“66号文”中新下调的费率规定,“5812”代表餐馆,手续费率1.25%;“5311”代表百货商店,手续费率0.78%;“5411”代表超市,手续费率0.38%,“三农”业务更低,最低一档仅0.25%。
 
银联2014年上半年业务通报显示,“套码”是最普遍的违规。“大家都这么做。”一位汇付天下人士透露。
 
2014年,银联统计发现,商户名称不规范商户高达160余万户,同时伴有套用MCC或特殊计费等违规行为。上半年,全国共确认违规“套码”商户18万多户,占全部违规商户近40%,其中80%以上是违规套用低扣率MCC商户,快钱、盛付通、汇付和乐富等机构违规排名靠前;其余是违规套用“特殊计费优惠”,快钱、乐富和通联大量利用产业给予“三农”商户的特别优惠政策进行套利。
 
今年以来,违规套码不断“创新”升级。据业内人士介绍,主要有四种做法。第一种是直接伪造虚假商户信息,包括伪造营业执照与商户入网材料。近期部分地区公安机关还查获收单外包机构伪造的人民银行支付许可证、银联POS收单业务授权书和商户合同,甚至还私刻了工商、税务和银联公章。
 
一些收单机构或其代理商对外宣称个人办理POS机具仅需提供“一证一卡”(一张身份证和一张银行卡),其他入网材料则由系统自动伪造生成。2013年12月底,宁波6家某第三方支付机构旗下的代理商存在伪造工商营业执照的违规行为,涉及商户共5628户;浙江、湖北和江西等多个地区均发现上述机构PS商户门脸及店内照片、工商营业执照等商户入网材料。
 
据业内人士透露,过去的违规是大量套码,但商户业务和营业执照是真实的,如果被监测到了,就改掉;“这是因为过去收单机构主要是银行,银行对商户真实交易背景的监督相对规范;现在出现大量第三方支付机构之后,管理和风控松懈,直接伪造营业执照。”
 
第二种造假手段是批量申请营业执照。据浙江工商局向银联反映,今年有很多第三方机构一次几百份地批量申请工商执照,但是执照中的营业范围不符合实际情况,属于故意造假。
 
根据各地收单专项检查结果显示,2014年4月、5月和6月,快钱分别新增商户28.2万户、55.1万户和68.5万户,其中伪造的虚假商户占比分别为80%到90%以上。其中高峰期是6月份,一个月之内快钱新增近70万商户,90%以上是虚构的。“央行检查结果发现很多商户是假账户,有的商户都找不到了。”接近央行人士透露。
 
信用卡有消费记录的对账单,而没有对账单的借记卡的消费信息变造更厉害。“借记卡就直接转到银行,变造消费类型,用一笔0.3元的方式,给银行做代收业务。”
 
第三种造假手段是“切机”。这是指一些收单机构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以升级POS机的名义直接把此前央行暂停新开商户的8家支付机构(汇付、易宝、随行付、富友、卡友、海科融通、盛付通、捷付睿通)的商户强行变更为自己的商户。一般以免费降低扣率为诱饵,劝说商户升级POS机,然后偷偷换上自家软件,使之变成自己的客户。比如,从外观上看,POS机是汇付的,被快钱“切机”后,后台的资金清算就从汇付变成了快钱,但商户和发卡行都不知情。
 
今年一季度,因信用卡预授权漏洞套现危机,央行从4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暂停汇付、易宝、随行付、富友、卡友、海科融通、盛付通、捷付睿通8家第三方收单机构接入新商户,中国银联旗下的银联商务、广东嘉联也被要求自查,对存量违规商户整顿。
 
银联业务管理委员会的一份业务通报显示,根据机构投诉,快钱、乐富和中汇等机构涉嫌授意或指使外包机构利用切机抢夺前述八家及其他机构的商户资源,同时大量伪造商户名称和代码。
 
第四种造假手段是平台化、智能化造假。即收单机构利用自身平台,智能化判断金额、卡BIN等,通过变造交易类型或交易渠道等各种手段,把同一商户交易组合成多套交易信息,选择不同渠道(银联线上渠道、银联线下渠道或银行渠道)上送交易,直接批量按‘特殊计费’费率,始作俑者也是快钱。比如,同一笔交易同一个大悦城的商户号码,但智能化变造交易导致对账单显示了十笔,交易行业“一会儿显示是工业领域,一会儿是‘三农’领域,地区一会儿是上海一会儿是山东、福建等,但都是同一笔交易,目的就是躲避监管和银联的监测”, 前述银联专家表示。
 
“银联能监测到的只是一部分,监测不到的就发了,堪比印钞机。”一位第三方支付机构人士透露,只要没被抓住,利润还是挺高的,“有的机构已直接把银联的约束金额计入成本。”
 
违规套码的后果,是导致持卡人大量投诉及调单、退单,发卡行运营成本快速增加。
 
“切机”风险
 
由于第三方机构在地方开设分支机构的力量有限,大量依靠省或市级外包代理商。银联上半年业务通报显示,收单外包代理商通过冒用监管和银联名义撒网式拓展商户,在拓展过程中大量存在变造、伪造、虚设商户,也包括任意“切机”。财新记者随手网上搜索就发现, 百度贴吧的帖子显示,“我公司为‘乐富’POS机河北、山西、北京地区一级代理,自有POS机的均可‘切机’享受优惠费率,个人办理市场最低价。”
 
江苏巴德斯支付服务有限公司的业务广告显示,南京POS机办理“切机”,费率0.38,或者0.26-0.35封顶,可对私办理,当天下机,更有T+0与T+1到账为你服务;并称自己是中汇支付、优乐通、快钱、乐富的全国与省级代理商。
 
由此可见“切机”的猖獗之势。业内人士称,“切机”的最大风险是商户资金无法保障:一是在没有告知原有商户的情况下,把原来的POS机刷成“二清机”,为收单外包代理商截留商户资金提供了机会。所谓“二清机”,即交易资金未按规定将资金直接清算给这个商户,而是先清算给这家强行“切机”的支付公司或其收单外包代理商,然后再清算给这个商户。
 
按照央行的规定,正常程序,在持卡人通过POS机完成支付后,收单机构应将清金直接快速清算给商户。但一些不规范的收单机构,由于业务规模快速增长,资金清算来不及,就把某地区的资金结算也包给代理商,支付完成后,由该代理商把资金划给该地区拓展的几百家甚至上千家商户。
 
目前,这些第三方支付机构安装的POS机,资金到账多为T+1或T+2等模式,也就是说,这些代理商手里可能每天会沉淀上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结算资金,可能存在操作风险。前期宁波有商户,就出现了长假后30多万元资金未到账的情况。一旦代理商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债务纠纷、涉嫌赌博吸毒等,商户资金很难保障。最近曝出的浙江义乌案件中就出现了代理商“跑路”、商户未收到资金的现象。商户反映,使用快钱“二清机”后,代理商私自更改了该POS资金清算账户为自身账户,代理商第一次先把100元清算给了商户,但此后11笔共32万余元清算资金再也没有清算给该商户,代理商携款潜逃,警方已介入调查。
 
据一家收单机构透露,目前“二清机”在非金机构中占比约有三成。
 
只要代理商承诺拓展商户,第三方机构就把资金和POS升级的密钥都交给代理商管理,为代理商“切机”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是违反央行规定的。
 
央行的收单管理办法规定,最迟要在三天之内把资金清算给商户。这意味着代理商可以做短期拆借。大银行基本都是T+1结算,即当天交易第二天将资金清算到账上。一部分收单机构为了增加竞争力,和商户约定是 T+0清算,后者则需要垫资及融资。
 
据业内人士反映,快钱“切机”最为“凶悍”,甚至切到了银行的机具。这相当于通过盗取其他机构的机具开展业务。出售POS机是大部分第三方机构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只有收单行和两家第三方机构通联和银联子公司银联商务是自己铺设POS机具,拥有POS机具的财产权。
 
农行浙江省分行信用卡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农行浙江分行海宁市支行在今年6月中旬对其发展的POS商户巡检时发现,今年5月,快钱的一家外包代理商以把刷卡费率从0.78降低到0.38的名义,私自篡改了农行的POS机交易程序,将收单机构从农行变成了快钱,结算资金从农行划给商户,变成快钱或者快钱的代理商把资金划给商户。但商户和农行对此均不知情。
 
农行这份报告称,这种做法是当前收单市场乱象的极致体现,严重破坏了基本的收单市场秩序,突破了企业的商业道德底线,不仅损害了原收单行、发卡行、银联等相关方的利益,更是给商户、持卡人、收单行、发卡行带来了极大的风险隐患。
 
对于持卡人来说,一位大行信用卡中心人士说,第三方支付机构“套码”、变造虚假信息等违规行为会影响到持卡人个人信用状况的积累。
 
猫鼠游戏
 
银联上半年业务通报中,点名最多的就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快钱。“银联监测到快钱的违规规模越来越大,形式也在不断翻新。”银联风险专家透露,“大量套用‘特殊计费优惠’的违规行为就是快钱首创的,快钱是引领违规的创新者。”
除了前述四种创新手段,6月份快钱玩起了新花样——大规模转移交易、直连发卡银行。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站会员、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图文推荐

您在本栏的历史浏览
热门资讯

中国POS机行业权威门户网站 引领行业发展


微信号:pos580com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诚征英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版权所有:POS机网 北京瑞纪华人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证060984  |  京ICP备07503063号

联系电话:010-51658061 E-mail:bjsale#pos580.com(请把#替换成@)在线QQ:841617225

站所有信息均属本站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地址 域名:www.pos58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