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客人 |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行业资讯 »

移动支付的软硬之争

发布日期:2015-03-06  中国POS机网
        风风火火的红包大战拉开了国内移动支付之争的序幕,BAT三巨头再次上演了瓜分互联网的年度大戏。于此同时,三星、谷歌、苹果等也是来势汹汹,在移动支付市场屯兵牧马。
虽然国内的移动支付仍是互联网巨头间的游戏,但在国外却聚焦于硬件厂商之间的博弈。以客户端App为主的支付方式主宰了移动支付的半壁江山,以NFC等技术支撑的硬件支付蓄谋已久,移动支付终究逃不过软硬相争的格局。
 
电商成就了移动支付的现在
 
        在国内,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市场份额呈现了软进硬退的趋势,在2013年拉卡拉的市场份额还维持在25%左右,而到2014年拉卡拉仅剩7.49%,市场被支付宝和财付通所瓜分。在国外,Apple Pay和谷歌钱包来势汹汹,市场份额却也仅在1%和4%,PayPal的市场覆盖率则占到了78%.而成就App支付的莫过于发展了十几年的电子商务。
 
        首先从支付宝来讲,从根植于淘宝到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说支付宝的成长离不开阿里系产品的特殊关照。虽然支付宝已经通过条码支付、面对面收款等多种方式推动线下支付,但支付宝的主要收入依然和电商息息相关。同比国外的PayPal,真正的步入正途也是在卖身于ebay之后,在电子商务的浸润下,PayPal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第三方支付。无论是支付宝还是PayPal,都受益于电子商务的,逐渐从网页支付变成软件支付,最终成为移动支付的最大市场占有者。
 
        当支付趋势从线上发展到线下,以客户端App为主的支付方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支付宝在被迫停止线下POS业务后,全面发力条码支付试图再度颠覆传统支付,同时微信支付也顺势而起,以微信为载体发展线下市场。PayPal相继推出了PayPalHere和移动应用,深化移动支付市场。
 
硬件厂商押宝移动支付未来
 
        尽管拉卡拉等借助外插硬件实现移动支付的市场被不断压缩,硬件支付依旧被手机厂商们所青睐,就连可穿戴设备都开始垂涎于此,而走在最前面的当属苹果、三星和谷歌。
 
        苹果在最新的iPhone手机中加入了NFC的功能,再借助Touch ID的功能,快捷安全的支付场景应运而生。Apple Pay仅上线一个月,美国五大零售商通过Apple Pay完成的交易占到了交易总额的0.1%至1.6%,库克为此在多种场合表达了对Apple Pay的自信。谷歌钱包的机理和ApplePay相似,都是借助于NFC功能来实现,为此谷歌收购了美国三大移动通信公司合资的SoftCard技术,在三大运营商的智能手机中预装谷歌钱包,进而来扩大其市场份额。而三星则收购了美国初创公司LoopPay,兼容POS终端和NFC,借此布局移动支付市场。
 
        苹果、谷歌和三星在布局移动支付时,把线下资源看的很重,且纷纷对PayPal不予理睬。对于用户来讲,与其在App支付上绑定银行卡,进而扫码输入密码进行支付,倒不如直接使用手机的NFC来的轻巧。硬件厂商的自信在于硬件支付的前景,App支付的信心源于成熟的用户习惯,然而这种各自为战却不是移动支付的最佳方式。
 
“软硬结合”或为支付最佳方式
 
        去年马云和库克一周之内两次会面,让不少人对支付宝和Apple Pay的合作兴奋不已,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传闻中的合作已风轻云淡。而这也传递了另一个信号,将用户即成的支付习惯和可靠的硬件支付相结合,或为移动支付的最佳方式。
 
        其实在智能手机内置NFC功能之后,人们便开始了各种各样的场景想象,用一部智能手机取代公交卡、门禁卡、考勤卡等等的愿景,在有概念没体验的一番尝试之后便无疾而终。然而“软硬结合”的支付方式却并非没有可能,据笔者所知,魅族已经和支付宝合作研发类似于Apple Pay的支付功能,OPPO和支付宝在公交卡上进行了尝试性的合作。智能手机厂商对NFC的态度经历了从看好到抛弃,而今又赋予NFC新的期望,巨头们可能不屑于与App支付进行合作,但中小手机品牌和支付宝等公司的合作却未尝不会发生。
 
       移动支付平台不可能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无论是APP支付巨头还是手机厂商,刻意的去阉割用户体验一定是得不偿失的,既然双方都有野心那么合作也就命运使然。
App支付方式把握了移动支付的现在,硬件支付却瞄准了移动支付的未来,相信在这场“软硬之争”中定会发生很多有意思的事,也期待我们的生活会因此改变。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站会员、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图文推荐

您在本栏的历史浏览
热门资讯

中国POS机行业权威门户网站 引领行业发展


微信号:pos580com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诚征英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版权所有:POS机网 北京瑞纪华人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证060984  |  京ICP备07503063号

联系电话:010-51658061 E-mail:bjsale#pos580.com(请把#替换成@)在线QQ:841617225

站所有信息均属本站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地址 域名:www.pos58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