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是互联网金融的基础。这在上一篇当中讲得比较清楚。移动支付是蓝海、机会多。不少企业现在正从移动支付切入互联网金融。
这是一个系列的互联网金融的普及文章。废话不多说,直接切入主题。
现在,切入移动支付的有几种方式:一是以银联商务为代表的收下POS收单;二是,拉卡拉等从C端、汇付天下、钱方等从B端切入支付市场的。三是以软件、APP为代表的钱包产品,包括支付宝钱包、百度钱包、谷歌钱包、苹果PassBook等;
第一种形式的银联商务盘踞这一块市场已久,占据整个市场40%的份额。诸如百货、商超等大型连锁商户的线下POS收单大部分由银行提供服务,而这其中,也有不少是银联商务,这两种类型进行的都是千万级别的商户。其中,扣点费率较高的餐饮绝大部分的线下POS机都由银行与银联商务提供。
现在,一些中型银行在收单市场抢食的动作极猛,比如,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它们往往给一些有价值的商户、连锁商超免费或低价格的POS接入,然后获得这些客户。它们的目的不是想通过支付赚钱,而是通过支付,了解每个商户的运营信息,然后给予贷款。这些免费或低价使用的POS支付终端,更是互联网中的导流工具。
对于第二种类型的企业,就要独立寻找自身的定位,与成长空间。拉卡拉使用的是便利支付终端,目前,国内有几十万个,其目标是100万个支付网点。其最早定位是大众的便利支付,主打的是水电煤缴费、信用卡还款,后来逐步依此,建立了自己的支付渠道与网点,也积累了不小的用户人群。
而诸如快钱、汇付天下、钱方等也有一些从POS硬件切入,也积累了10万级~100万级的客户。中华浔认为,随着无卡支付、支付钱包的发展,这些以硬件为载体的支付形式会受到较大冲击。未来,虚拟的钱包支付会成为大势所趋。
支付宝钱包,就是手机、平板电脑上看到的APP,这是支付宝在移动终端上的布局。2013年年初以下,支付宝就在全力发展其移动支付,因为微信已经获得移动互联网上的船票,而其5.0自带的微信支付功能,也给支付宝带去了不小的冲击。
这些钱包类的产品,包含了转账、汇款、水电煤缴费等功能,与PC上不同,钱包更多了一个LBS的功能,知道了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可以更精准地进行营销。比如,钱包接进商家的优惠券、促销等信息,用户打开钱包,就可以收到电子优惠券,成为某个商家的会员,电子版的呈现,比纸质的促销信息,方便得多。
目前,阿里、百度、腾讯、京东、苏宁等每一家公司做钱包,都是为了其平台的理想服务。支付宝钱包是阿里切入移动互联网的一个工具,而百度钱包更是为了百度地图接入各种O2O的服务,在线上完成支付的工具。那腾讯、京东、苏宁都是为了用户更方便地完成支付。
从成本的角度来看,钱包类的产品,成本是相对较低的,并且边际成本越来越小,到最后可以忽略不计。而通过硬件来圈移动支付市场的成本很高,每一个POS终端的成本少则几百,多则几千、上万。这对于小微商户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对于那些铺设线下POS终端的企业来说,也可能是一大笔的投资。因为,未来5年~10年,线下POS终端很可能会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支付钱包、虚拟支付。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市场很大,用户层级也会比较复杂。中华浔认为,当80后、90后这些成为消费主流,支付钱包的应用才能够真正兴起。而三、四线,以及广大的乡镇市场,随着可用的千元智能终端的兴起,支付钱包的发展速度很可能超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