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江门市民出门买东西可以不用带现金,很多交易场所用手机就可以实现支付,包括去菜市场买菜也能通过微信、支付宝等完成结账,甚至可以透支信用卡。近日,笔者走访市区一些菜市场发现,移动支付逐渐成为市民买菜、买东西的新支付手段。
华园市场全面实现手机支付
经过年初的升级后,华园市场各摊位均配有智能公平秤,顾客可通过扫描秤上生成的二维码用微信或者支付宝等方式进行付款。
为了体验手机支付过程,笔者在该市场的仁兴商店购买了一瓶醋。结账时,笔者示意用支付宝支付,随后商店老板欧女士在屏幕中输入商品金额,5元人民币。没过多久,面向客户的屏幕即生成了二维码,笔者用手机一扫,然后在手机中输入密码验证,就轻松完成交易。支付过程中,笔者没有被收取任何手续费,商家也十分乐意笔者使用手机支付。
“利用微信、支付宝等方式结账一点都不麻烦。尽管银行方面要收取商家小量手续费,大约是每笔账单的千分之六,但是这样的结账方式避免了收到假币的情况,对我们商家来说是一件喜事,所以很多商家都乐意顾客用手机支付。”欧女士告诉笔者,目前消费者都在适应期,较少使用微信或者支付宝支付,但是在年轻人群体中会更受欢迎。
“可以用手机支付当然好啦,每次到市场买菜都会找回来一堆零钱,不好收拾,而且我们习惯了手机支付,经常没带现金就出门了。”正在华园市场买水果的90后梁小姐说,如果不是商家说可以用手机支付,都不知道现在菜市场如此便民。
据了解,华园市场是江门首个智慧菜市场。蓬江区食药监局联合市滨江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属下和兴市场物业管理公司,在华园市场引进食安菜妈项目,打造其成为全市首个食安菜妈项目样板示范菜市场。今年年初,该市场完成“互联网+”升级,并投入了运营。
此外,笔者在走访浮石市场和育徳市场时发现,虽然没有配备相关支付设备,但是小部分商家也愿意利用微信或者支付宝“收付款”功能结账,全过程无需添加好友,保障双方私隐。
而位于东华路的大昌超市以及位于江华路的永利超市,两家超市的收银台虽然没有张贴顾客可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的相关提示,但是也可以进行手机支付。无论是支付宝还是微信,都是通过软件中的“收付款”功能完成。
买菜也可透支信用卡
除了用银行储蓄卡支付外,用户还可在微信或者支付宝上绑定信用卡,进行付款消费。以往只有大型的超市支持顾客手机支付时选择信用卡消费,如今在华园市场也能实现。
中国银联支付有关负责人表示,手机支付时选择信用卡消费,消费者是不用支付手续费的,而商家则需要向银行支付相关费用,商家的合作银行不同,收取的费用也不尽相同。
随着支付宝推出收款功能,未来小商贩也能支持顾客手机支付时选择信用卡消费。收款功能也就是商家收款,原本应该是专属于商家,但是现在该功能不仅向商家和企业开放,连个人也可以免费开通支付宝商户,拥有支付宝商家专属收款二维码,那就意味着小商家不用购买扫码枪就可以支持顾客手机支付时使用信用卡消费。
但是,市民在选择使用储蓄卡消费还是信用卡消费时要注意,少于5元的交易尽量使用储蓄卡。因为少于5元的频繁交易将被视为非正常交易,所以大多数商家都不乐意市民选择信用卡支付一笔小金额的账单。
随着手机支付应用范围越来越宽泛,业内人士提醒,市民要注意保障手机支付安全,给手机设置一个难破解的开机密码;当手机丢失后,应该马上挂失手机卡,并立即补办新卡。此外,不要随便扫描生活中的二维码,以防落入诈骗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