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就在自己的身边,可南京一市民的银行卡却在广州被连续刷卡消费12笔,共计55万元。经过调查,南京警方认定这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的盗刷案件。该团伙以一家母婴类的微信公众号为幌子来做推广活动,利用刷卡优惠活动诱惑消费者刷卡,但实际上他们的POS机经过改装,可以成功窃取用户银行卡的卡号和密码,疯狂盗取卡内资金。
人在家中坐 钱却在千里之外被消费
2017年年初,在南京工作的李先生突然接到了一连串的手机短信,上面显示他的储蓄卡正在pos机进行刷卡消费,每笔49850元左右,一共12笔,共计55万元。
看到短信的李先生震惊了,自己的银行卡就在身上,怎么会接到取款短信?更让他不可思议的是,他明明人在南京,为什么消费地点显示却是广州?而被消费的这55万元,正是李先生准备购房的首付款,如今这55万元首付款不翼而飞,李先生心急如焚。
事发后,李先生立即拨打了110报警电话求助,并按照民警的建议,随即拨打了银行的客服电话,告知银行这些消费不是他本人的操作。但遗憾的是,银行工作人员虽然冻结了李先生的银行卡,但钱却已经被远在广州的“李先生”刷走了。
通过梳理警情并进行串并,南京市公安局雨花台分局发现当天南京有多起同类盗刷警情,且盗刷地点均指向广州。南京市公安局刑侦局等部门会同雨花台公安分局组成专案组,全力开展案件走访调查工作。
警方调查:优惠活动有猫腻
民警发现,在南京被盗刷的14名受害人中,大多在2016年五六月份期间在同一家电子商务POS机上进行过刷卡消费,而受害人所刷的POS机均位于南京新街口的某烤肉店。
民警随即对该烤肉店进行调查,查明2016年五六月份有一批大学生来店里做公众号推广活动。受害人李先生立即回忆说,当时自己去烤肉店吃饭,然后有大学生过来做关于母婴公众号的推广,只要扫二维码关注了该公众号,并填写相关个人信息,便可享受刷卡39元吃59元套餐的优惠活动。李先生觉得很划算,于是同意了。李先生完全没想到,就是因为这么一刷,他的银行卡信息和支付密码就被盗取了。
至此,南京警方基本可以确定,这是一个有预谋的盗刷犯罪团伙,该团伙通过网上招聘大学生兼职,以推广母婴公众号搞优惠活动为由,通过刷POS机来窃取市民银行卡信息。而程某则定期取回POS机,将窃取的用户数据导出,利用这些数据信息交给其“合作伙伴”仿造银行卡,并以此进行盗刷。
在各地公安机关的积极配合下,专案组先后辗转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开展集中抓捕行动,成功将犯罪团伙一举抓获,现场缴获用于作案的电脑、写卡器、U盘、改装POS机等作案工具。2017年5月,这起“盗刷银行卡”的重大案件最终成功告破。
盗刷陷阱:刷磁条卡最易被复制
南京警方提醒市民尽量不要使用磁条卡,使用拉卡的方式刷磁条卡最容易被复制卡片信息,而芯片卡和复合卡的安全系数高均不会被复制。如果有市民仍在使用磁条卡的话应尽快更换芯片卡,以防出现资金损失,并在刷卡交易时多多留心,注意保存个人信息,并及时更换支付密码,一旦发现银行卡被莫名盗刷的情况发生,一定要立即冻结银行卡、即时报警、保留证据。
除此之外,相关专家还建议普通市民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为自己解决后顾之忧,中国人保个人账户资金安全险可保障个人名下所有账户,包括第三方手机支付账户的资金,如遇账号盗刷问题,可有效寻求赔偿,保护“钱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