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客人 |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行业资讯 » 自动识别设备 »

“刷脸”时代已然到来 保障信息安全这点是关键

发布日期:2018-10-25  中国POS机网  来源:G小逗比
核心提示如今,随着人脸识别技术愈发成熟、应用日趋广泛,刷脸正展示出超乎想象的便利性。例如,不用带钥匙,刷脸就能开门;不用带钱包,刷脸就能完成手机支付;不用带银行卡,刷脸就能进行取款等。人脸识别的普及,得益于人
如今,随着人脸识别技术愈发成熟、应用日趋广泛,“刷脸”正展示出超乎想象的便利性。例如,不用带钥匙,“刷脸”就能开门;不用带钱包,“刷脸”就能完成手机支付;不用带银行卡,“刷脸”就能进行取款等。
人脸识别的普及,得益于人工智能热潮的推动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在人工智能影响下,结合安防、金融等领域的智能化趋势,生物识别技术实现了快速升温。因此,人脸识别的商业化环境不断向好,应用场景也持续增多。
技术优势是最大底气 以往,身份认证方式都比较单一,大多只能通过验看身份证、户口本等来进行辨别;同时,人们的账号密码设置、验证也只有数字和字母形式。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容易出现身份造假等现象,而且也不利于密码的保护与使用。
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则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难题。作为生物识别技术,人脸识别主要采集目标对象的脸部特征信息,而人类的生物特征都具有高度唯一性,并具备长期稳定性。所以,人脸识别能很好地代替身份证、密码验证方式,来作为更加适合的认证手段。
除了一般的被动身份认证识别外,人脸识别技术还能应用于主动识别方面。通过监控设备,人脸识别能够实现对人群的特定识别搜索与监测,从而协助公安机关进行寻找失踪人员、抓捕犯罪分子等任务。目前,在很多国家,人脸识别技术都已立下“赫赫战功”,为维护公共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临信息安全威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以及智能化、数字化潮流的推进,数据收集与使用越发频繁,数据价值也不断提升,面临的信息安全隐患也更为严峻。人脸作为重要的生物特征,如果这一信息被泄露、不法使用,将造成严重后果。
专家表示,不同于数字密码,人脸特征由于具备唯一性、稳定性特点,难以进行“更换”。一方面这为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巨大优势,但另一方面也致使用户将存在更高的安全威胁。因为当前人脸识别应用场景越来越多,数据泄露的可能性也随之提高。
不仅如此,出于商业竞争或国家竞争的目的,企业及相关机构收集的人脸识别数据还有可能遭受黑客的攻击、窃取,从而导致个人隐私和安全出现漏洞。另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人脸识别技术还有升级空间,目前并不能避免被技术性欺骗等情况的发生。
法律体系亟待完善 众所周知,在人工智能时代,数据是重要的基础资源,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燃料”。面对人脸识别所遭受的网络信息安全风险,加快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不断强化监管措施,利用制度来遏制人脸特征等关键数据被随意收集、使用十分必要。
2016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等法律法规与管理规范。不过,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相关的法律条款依然较为欠缺,且没有形成成熟、完善的监管机制。
利好消息是,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已经进入立法阶段,未来更加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体系有望加速建立、健全。而随着法律法规的完善、标准规范的制定,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与市场发展将更为健康、有序,人们的隐私保护与权利也能得到更好地维护。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站会员、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图文推荐

您在本栏的历史浏览
热门资讯

中国POS机行业权威门户网站 引领行业发展


微信号:pos580com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诚征英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版权所有:POS机网 北京瑞纪华人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证060984  |  京ICP备07503063号

联系电话:010-51658061 E-mail:bjsale#pos580.com(请把#替换成@)在线QQ:841617225

站所有信息均属本站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地址 域名:www.pos58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