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苑居民区平利路38弄小区,之前也一度面临环境脏乱差、人员随意进出、技防设施缺失、偷盗案件高发等问题。如今,出入小区直接刷脸、智能化非机动库免费停车、50余个高清探头安防无死角……
一个无缝连接的“智慧安防小区”,不仅实现了社区“零发案”、火灾“零警情”,还利用改造契机对小区常住人员进行全面身份信息采集,实有人口登记率达95%以上。

智能门禁系统:刷脸细分出入人群
站在平利路38弄小区入口处,人脸识别摄像头对准来访者扫描,如果识别成功,自动门就会缓缓打开,准许进入,识别过程不到一秒。
这个新型智能门禁系统对几类人群进行分类管理。对于小区常住户,通过身份录入和人像采集系统已预存信息,可直接刷脸进入;针对小区租户,则要带上租赁合同,先到物业登记再录入人脸信息;而对于访客也进行细分,常住居民常来常往的亲朋好友可享受同等待遇,事先进行人像采集录入,即可获得准入许可,偶尔来访的访客或是快递外卖小哥,则要在门卫保安处进行详细登记;一旦刷脸刷到可疑人员,系统就会自动报警,保障居民安全、小区平安。
大门可入,进入楼栋还需验证一次。在该小区内,共有3栋15层的高楼,342户居民,常住人口1200余人,但无论是业主还是租赁户,都需要在所在楼的门禁系统中录入信息权限方可畅通无阻。
居民还可以通过手机软件APP“联享家”,进行门禁解锁。家住3号楼的管老伯说,以前出门除了钥匙、钱包,还得多带一张门卡,有时候忘带了还挺麻烦,现在用上“人脸识别”高科技就方便多了。
非机动车车库:智能门禁与充电设施替代人工值守
小区的非机动车库也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车库安装的智能门禁替代了人工值守,小区居民凭刷门禁卡进入车库。这一变化,不仅杜绝了无关人员进入车库,更是从根本上解决了车库住人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但无人值守并非无人看管,通过在车库中安装高清监控摄像头,物业人员可以全天候监控车库情况,对发生的意外情况第一时间做出响应。同时,对发生偷盗等事件之后的取证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车库里还统一安装了智能充电设施,居民只需扫一扫充电设施上的二维码,根据提示即可进行充电。充电过程中还能通过APP软件,实时查看充电情况,如果电量已满,可一键停止充电。
更惊喜的是,非机动车库对本小区居民实行免费停放政策,充电也相当实惠,1元钱可充7小时,并且按照充多久算多少扣费。
这一举措从根本上解决了小区非机动车乱停放问题,获得了居民们的一致认可。居委会主任曾谨说:“以前因为车库要收取一定看管费,居民们都选择把车停放在楼道,私拉电线充电。现在通过改造,居民们都踊跃地到物业实名登记车辆,享受免费停车、优惠充电的好福利。”今年9月,居委会还牵头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对车库里的僵尸非机动车进行了统一整治,腾出了更多的公共空间。
此外,在这个面积不大的小区,还能明显感受到的一个变化是随处可见的摄像头,给人十足的安全感。据业委会主任裘建华介绍,50个新安装的高清探头保证小区无死角,不再是设备破旧的“睁眼瞎”,不仅可以24小时实时采集进出车辆、人员信息,自动抓拍比对进出小区车辆号码,连一向难以检测的高空抛物都能精准监控。
众筹模式打造“智慧安防小区”
售后公房小区如何支撑起 智能化改造的支出呢?答案是:众筹。
居民区书记龚丽芳觉得,改造成果初显,既离不开甘泉街道、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及社区单位的资金支持,也离不开甘泉派出所的总体部署和技术指导,应该说是“四位一体”自治和共治的结果。
智慧安防小区建设的缘起,还要从3年前说起。2016年,平利路38弄小区发生一起尾随抢劫案,尽管当时很快便破案,但却严重影响了小区居民的安全感。对此,甘泉派出所对该小区内入室盗窃、盗“三车”、电动车违规充电等严重影响居民安全感的警情进行了细致梳理,会同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单位研究安防对策,最终明确了以小区微卡口、高清视颇、楼宇门禁、非机动车车库为重点的智能化建设目标。
针对售后公房维修基金紧张,无法独立支撑智能化改造的实际情况,平利路38弄小区多管齐下,打造资金众筹模式共赢点。
社区鼓励业主自筹资金。小区内一位华侨,因感念居委会对其母亲的照顾,自愿捐赠8万元用于小区建设,居委会将这笔捐款作为启动资金。在居民区党总支的引导下,按照“谁受益、谁投资”原则,业委会主任发挥“领头羊”作用,多次召集业委会成员商议智能安防社区建设相关事宜,进一步明确了建设方向、具体项目和资金来源,并严格按照规范程序,由全体业主委员一致表决通过,使用4万余元房屋维修基金参与小区智能化改造建设。
业委会积极探索市场运作机制,动员小区物业投入部分资金,并利用小区广告投放收益,以及小区路面改造增加20余个机动车位所产生的预期收益(由物业公司先期垫资6万元),为周边大型超市提供员工非机动车及顾客机动车日间错峰停放服务所产生的先期收益(由大型超市支付2万元),对小区相关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
此外,居委会还得到了街道大力支持。甘泉路街道、甘泉苑居委会结合“美丽家园”建设,先后完成了小区路面改造、大件垃圾厢房改造、新建葡萄藤凉亭、宣传栏改建、晾衣架统一修复、增补小区绿化等民生工程,为智能车库建设、视频监控部署等创造了条件。
通过“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的模式,经过近3年的实践,小区各方面成效显著,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得到大大提升。“以前大家连好一点的鞋子都不敢放门口,现在这些终于成为过去式了。”居民们满意地夸赞道。
未来,平利路38弄小区还将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例如非机动车库实现人脸识别,修建健身步道、居民活动中心等,让小区更加文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