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亮工程在2018、2019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可谓是战功明细,如今雪亮工程正在从城市沉入农村,许多省市发文要求推动贫困边远地区的雪亮工程建设,并提供资金支持。据悉,2018年全国建设项目约有1894个,2019年,雪亮工程建设体量超过了314亿。

除覆盖范围增大以外,街道、社区也对监控设备处在空白的区域进行扩容,而在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雪亮工程还与智慧城市等项目的建设相配合,为居民提供更加智能的体验。比如AI人脸识别门禁。
雪亮工程的AI时代即将来临

随着项目建设不断深入,雪亮工程正在向综合化、网格化管理转变,不仅具备了一整套规范的管理标准和流程,还使发现警情、立案调查、派遣、结案等步骤形成闭环,提升了乡村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在此过程中,随着数据汇集,用户对视频监控网络化、高清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要想充分利用这些设施、更好地发挥项目价值,就需要将雪亮工程从单一的布防转为以大数据应用分析为基础的综合智能系统。

2020年,随着雪亮工程的布局效果明显,我们不难看出雪亮工程的AI时代即将来临。如何做好雪亮工程项目,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充分挖掘雪亮工程的价值:
第一,依托已经建成的设备和系统进行拓展延伸,例如加装一键求助、智能分析、语音提示等新功能,实现绊线、区域入侵语音报警,提升平安建设智能化水平。
第二,针对当地治理的痛点进行针对性建设。地区流动人口大,就可以着重建设人像卡口、人脸系统,人口居住集中,可以加强重点区域防控和社区建设;
第三,资金充足地区可以适当做一些“亮点”,提升民众体验。例如,莆田推出了“多元化调解”,以法律为准绳,用智慧与温情创造了形式多样的工作模式,将大部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博时特智能硬件设施助力雪亮工程建设,监控视频用的大屏一体机、智能人证核验访客系统对出入人员身份信息收集、以及AI人脸识别门禁的合理布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