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瞧,只要有信用社的卡就可以随时取款。”拿到通过POS取到的100元钱,杨明文兴冲冲地告诉记者:“以前,只有赶场天才能到附近的农信社取款,不然的话,就只能到20公里外的九里镇取款,光是往返车费就要18块钱,而现在在自家门前只花1元钱就能取款,手续也相当方便。”其他几位前来取款的村民也频频点头。
取款点胜似“小银行”
这里是四川农村支付结算“迅通工程”的一处农村信用社助农取款服务点。为详细了解镇村商铺的运营及现金流等情况,做好对服务点的前期调查摸底,人行峨眉山市支行行长谢强之前已经到过这里4次,他告诉记者:“自从银行卡助农取款业务7月中旬开通以来,这个超市每天都有好几笔取款业务,每人每天最多可以取2次,每次最多可取500元钱。”“除了小额取款业务外,农户还可以通过农信社的蜀信卡办理余额查询、转账、小额农贷自助还款,以及消费刷卡等金融服务。”峨眉山市农村信用联社副主任汪仕明对记者介绍道:“小额取款的现金由商户先行垫付给取款农户,然后农户刷卡将等额资金直接划到商户账上。”他觉得“迅通工程”相当于开办了一个专门服务“三农”的小银行,在便民和减小信用社自身的安全压力的基础上,将促使信用社开发出更多适合“三农”需求的新产品。
在峨眉山市燕岗村另一处“迅通工程”——农业银行助农取款服务点里,农业银行峨眉山市支行副行长张伟东对记者说:“推广‘迅通工程’,开办助农取款业务,我们靠的是两条腿走路。一是借助于商务部万村千乡工程在有关村镇设立的商铺,在当地人民银行的指导下,建立起为农户所需要的点。二是依托地方村镇两级组织,在地方政府的配合介入下,将覆盖面发展扩大。”到8月底,农行已在当地建立了689个助农取款服务点,覆盖了全市83%乡镇的所有行镇村。“通过推广助农取款服务点,我们筛选出一批适合发放小额农贷的农户,已经初步绑定存款300万元。”张伟东告诉记者。
坚实调研而后创新
为解决四川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基础设施相对滞后、金融机构覆盖面较窄、金融自助机具设备投入不足等问题,人民银行成都分行今年初全面启动了农村支付结算“迅通工程”。通过强化农村支付清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银行结算账户营销力度,全方位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和方式,拓展农村银行卡受理市场,在适宜和适度重建区实现支付清算网络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强对农村地区支付结算业务和风险防范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拟用3年时间显著改善四川农村地区的金融支付服务环境,让农户切实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的便利。
“‘迅通工程’是我们在大量调查摸底工作的基础上,按照人行成都分行的统一部署推开的。”人民银行乐山市中心支行副行长刘群在向记者介绍迅通工程开展情况时,拿出一份“乐山市支付结算迅通工程相关情况调查统计表”,这份表格上的内容包括2小时到账的农村金融网点个数、金融机构网点空白村数、农村地区POS数量、农村地区各类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业务总量等27个项目,这些重要数据为工程的全面推广打下了基础。
自从“迅通工程”今年5月份在乐山全市启动以来,人行乐山中支通过一系列方式创新,有效保障了工程的迅速铺开。将电子商业汇票业务、银行卡本票业务等作为重点推广项目,确定了各自业务的重点联系行,努力推广新型支付工具在农村地区的应用。与此同时,以银行卡助农取款业务为抓手,乐山全市“迅通工程”的推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6月末,全市已发展助农取款服务点932个,助农取款业务累计取款75204笔,取款金额896.09万元。以创建“银行卡刷卡无障碍示范区”为依托,促进农村地区银行卡产业健康安全发展,全市农村地区发行借记卡27.1万张、贷记卡7.4万张,分别比去年年底增长9.4%和336.4%。全市投放ATM24台,比去年年底增长13.6%,累计投放机200台ATM,覆盖了46个乡镇,安装POS393台,比去年年底增长53.9%,安装电话POS2385台,比去年年底增长194.9%,发展特约商户39户,比去年年底增长3.2%。
多方拾柴“民心工程”
“应当说,‘迅通工程’的推广既方便了老百姓,又提升了当地的金融环境。”峨眉山市政府金融办主任任良松对记者这样说。他表示,下一步,当地政府部门将在工程前期已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继续配合人民银行的有关工作,形成相关政策制度、完成相关配套措施,确保工程的进一步推广。
“作为民心工程,‘迅通工程’的推广得到了金融机构、农户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支持。”人行乐山市中心支行行长李强对记者说。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迅通工程”为他们搭建了通向农村市场的平台,推动了金融机构小额农贷,以及医保、社保等查询业务的开展,将推动银行卡产业在农村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农户来说,解决了没有金融网点地区老百姓的实际困难,让他们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低成本的金融服务。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则是提升金融环境的有力措施。
“金融网点覆盖面及金融服务的不足,成为制约信贷政策执行不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迅通工程’这个平台,能够促进信贷政策在农村地区的执行、金融知识在农村的宣传、金融服务在农村的推广。为此,我们将继续立足民生、统筹资源、发挥合力,进一步做好‘迅通工程’的推广工作。”李强告诉记者。在引导金融机构树立社会责任意识的基础上,要加强对金融资源的统筹和整合,促使金融机构之间形成良性发展和竞争,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依托政府有关部门,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同时,“迅通工程”的建设点还是促使“三农”信贷政策更好传导执行到位,推动金融知识宣传普及的重要网点。人民银行将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通过市场化方式,务实推动,进一步加强人民银行在涉农信贷、涉农金融服务等工作方面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实现地方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互利共赢出应有之力、尽应尽之责。
连峨村是四川农村支付结算“迅通工程”瑰丽蓝图的一个缩影。记者从人行成都分行获悉,截至6月末,四川省农村地区已发展POS助农取款服务代理点19817个,比年初增加19102个,增长26倍。四川农村地区布放ATM5205台,比上年末增长14.95%,发展特约商户26232户,比上年末增长22.5%。四川农村地区共发展网上银行用户925万户,电话银行用户251万户,手机银行用户209万户,同比分别增长54.8%、27%和3.95%。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取款交易77万笔,金额10.38亿元,同比增长35.65%和30%,取款交易额排名全国前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