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已到2020年底,经过一年对疫情的抗击,防疫已经成为人们常态化的习惯。随着元旦和春节临近,往年大规模人员流动的春运场景今年将会有什么新的变化呢?
12月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在介绍冬季疫情防控工作时就指出,在铁路车站和机场等交通枢纽,要做好旅客测温工作,利用站内广播和视频轮播等形式宣传疫情防控消息,并佩戴好口罩。同时,加强货物运输管理,落实“人物同防”防疫措施。

经过测温终端发现体温超过37.3℃的旅客,将会及时对其进行隔离观察和排查,切实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测温终端除了在广泛应用在车站机场,在不少餐饮店、超市商场和办公楼也有测温终端的身影。尤其是具备扫码识别或人脸识别功能的自助测温终端,无需人手操作,只要在人脸识别测温终端前刷脸,进行人脸识别和红外远距离测温,则可以快速判定体温异常,并在必要时进行数据上报,快速确定确诊者的轨迹路线和密切接触人群。
针对人流量较大的场所,一对一的人脸识别测温终端可能跟不上庞大客流,因此比较先进的无接触人脸识别测温终端可以实现多人同时测温,减轻测温人员工作量的同时,减少人员接触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
天波多人版人脸识别测温终端TPS980可以同时支持3到4人的远距离体温检测(检测距离1-2米)、口罩识别、高温报警、户外强光使用、可选4G模块(在临时搭建场景和偏远场景实现数据传输),并可以支持二次开发,适用于更多应用场景。

据预测,元旦和春节假期的民航旅客运输量将接近疫情前同期水平,高峰期预计出现在计2月5日至2月10日、2月17日至2月22日。建议旅客错峰出行,避开春运高峰期。
专家分析,目前国外疫情不乐观,输入我国的风险加大。冬季期间,我国仍处于零星散发状态,加上人员流动和接触几率加大,也有着疫情增大风险。建议大家在出行期间尽量减少人员接触,以扫码识别、人脸识别等功能实现无接触的车站通行、身份核验等环节,保持安全距离,减少病毒传播感染风险,做到开开心心出行,平平安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