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场,大民生。近日,由江苏省泰州市市场监管局提出并归口,靖江市市场监管局、江苏渔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起草的地方标准《智慧农贸市场“阳光菜篮子”工程建设与管理规范》获批发布实施,这是国内首个智慧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地方标准。
该标准填补了国内智慧农贸市场领域农副产品安全管理的相关标准空白,是泰州市“阳光菜篮子”建设的新成果。该标准涵盖建设与管理两个方面,推动智慧农贸市场建设,规范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经营行为,全面提升农贸市场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为农贸市场智能化、规范化运行起到先行示范作用。
据悉,该标准有设备设施要求、食品追溯功能、人员配备、准入制度等58个小项,从标准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市场建设、食品安全管理、场所标识等方面一一作出明确,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意义,助推智慧农贸市场食品质量安全长效管理,提升了农贸市场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龙津河智慧农贸市场内部装修实景图
位于泰州市昭阳镇上的新龙津河农贸市场,在建设期间,始终按照泰州市三星级农贸市场标准。作为首家智慧农贸市场,龙津河农贸市场已经成为兴化市人文底蕴的展示馆。四副大型装饰顶展示着菜花、荷花、菊花、芦苇四种季节性花卉,充分彰显了兴化四季有花的旅游特色。在这里,市民们不仅可以购买农副产品,还可以休闲饮食。

准备安装调试的智能电子秤
在智慧化建设上,龙津河农贸市场为每个摊位安装了“统一配置”的智能电子秤,并将所有电子秤通过网络进行连接,将交易信息实时录入系统,以便市场管理方完成监管工作。
同时,为了规范市场经营,市场还实现了“一户一屏”智慧化系统运用全覆盖。显示屏上会将菜价、商户信息、收款码标识出来,居民买菜可以更放心。

智慧农贸大数据展示屏,筑美提供
与传统农贸市场相比,龙津河市场引入了智慧大数据管理平台。在市场入口处的大数据公示屏上,市民可以清晰看见当天市场的客流量,成交量,农产品的检测结果、产品价格,以及一些检测不合格项目的情况。
一系列数字化便民服务的出现,让市民在整洁、舒适的购物环境中,享受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红利。
下一步,泰州市市场监管局将组织标准推广运用,鼓励各市(区)加快推进智慧农贸市场建设,计划到2022年年底,全市建成“阳光菜篮子”不少于60家(市区30家),占全市规模市场总数的50%以上,进一步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