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包头市青山区智慧市场几个出入口内分别悬挂着一块1平米左右的电子显示屏,屏上市场商品(蔬菜类、生鲜类、散装类)价格与走势,食品快检结果,进口冷链食品管理(本周场所检测批次、本周核酸检测人次、累计场所检测批次、累计人员核酸检测)等信息尽显其中;市场部分商户开启了智能收银业务,门店经营从传统人工售卖向超市管理模式转变。

这是包头市青山区市场监管局在辖区圈点生活生鲜市场开展菜场智慧监管的首块“试验田”。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市场监管局食药综合协调与食品经营监管股股长付蓉认为,商品消费讲究个安全与明白。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大厅电子显示屏,每日公示着各类商品的价格、走势、检测结果,特别是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公示信息备受市民关注,消费者进店只要关注显示屏,这些情况就一清二楚了。
现在不少顾客购物热衷于手机扫码结算,只要通过智能收银设备扫码消费,商户的营业执照、许可证、经营范围等都一目了然,甚至什么时间买了啥、花了多少钱都有记录,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或消费纠纷,通过购物信息都可追根溯源。
监管部门经过多少年的努力,解决了商品从生产、运输到商户的可追溯问题,但从商户到消费者这一追溯链条却是模糊的。智能收银设备的使用,它打通了商品从商户到消费者安全追溯的“最后一公里”。因为商户智能收银设备与区市场监管网的后台是联网的,顾客只要扫码购物,那么市场监管部门就会轻松地找到该款商品的最终“落脚点”。
据悉,“圈点生活”智能收银设备和电子显示屏使用已近两个月,是重点针对冷链食品安全和防疫可追溯开发的。
“疫情防控要做到人物同防,冷链食品进了多少、库存多少要做到底数清;定期对其经营者的核酸检测、产品检测、场所消毒要做到无死角。‘圈点生活’ 智能收银业务起步开通商户3家、6家……现在市场的71家商户全部开通,这种管理与经营模式毕竟是个新事物,需要商户逐步适应。从目前的使用情况看,效果已在逐步显现。”付蓉说。
青山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冯东旺表示,智慧菜场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智能收银+商户赋能”模式,集成了智能结算系统+环境监测系统+食品快检系统+冷链溯源系统,实现了农贸市场数字化管理。
“不仅如此,该系统的使用,实现了对冻品、菜品出入库销售溯源的实时监控,提升了疫情防控效率;再者,实时监控的各项数据,绘制了一条肉、蛋、奶等商品价格波动曲线图,让经营者与市民及时掌握它们的价格走势;还有,汇总自然生成的涵盖居民消费指数、价格指数的月/季度数据,是一份详实的民生报告,它给政府部门及企业宏观调控提供了参数;最后,该系统在给消费者画像、门店画像的同时,也为市场商品与品牌热度分析提供了依据……”冯东旺解读道。

蒙胜源冰鲜牛羊肉店售货员王瑞琴,自“圈点生活”成立以来就在这里工作。她介绍,听说店里要开通智能收银设备时,她觉得自己快退休的人了,估计操作这些电子设备有难度,就准备辞职。可经过几轮培训和实际操作后,感觉这设备真不错,工作起来比过去还方便。
“顾客买哪种产品,只要一扫码,价格、金额及交易信息就会显示出来,不像过去得用计算器计算找零;另外,盘点库存货物,过去满货架清点记录,现在只要输入商品代码,进了多少、卖出多少、库存多少都清楚;还有,过去售货员与顾客因买东西是否付款问题发生争执,现在顾客如扫码但未付款,后台都有记录,想赖账都难。总之,这玩意儿好使”,王瑞琴感同身受地说。
经常在“圈点生活”购物的李小青,她这样评说智慧菜场,现在市民购物既关注产品价格,更注重安全。到了这里只要关注显示大屏,产品价格增降情况、食品安全快检情况全清楚,买东西心里有数。
“我们这些90后,外出消费基本不带现金,大多是扫码消费。扫码消费只要留存记录,一旦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从哪儿买的、啥时买的、买了啥等都清楚;再一个,现金消费时间长了想不起来钱干嘛了,现在只要查询手机支付信息OK;还有,扫码购物还可积分优惠”,李小青笑着说。
“圈点生活”副总经理李永波对启用智慧菜场系统有如是心得。他说,这套系统对于推动食品安全追溯、商户诚信经营效果显著;同时,使用该系统,过去商户两人干的工作,现在一个人就能完成,对于经营者来说节约了开支增加了效益。智慧菜场它既是文明城市的新亮点、百姓消费的新体验,也是政府监管的新手段、商户运营的新平台。现市场的71家商户全部开通这一业务。
智慧菜场系统开发公司内蒙古恒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经理王鹏介绍,智慧菜场系统是基于冻品零售溯源的基础上开发的,其亮点有:智能收银、溯源追溯、信息管理、运营分析,它将政府监管、市场管理、商户运营与消费服务联系到一起。该系统在青山区“圈点生活”启用,在包头乃至内蒙古自治区尚属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