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疫情和疫苗研发向好,人们的生活有望逐步恢复正常。不过,“摘口罩”的时机还没到来。据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今年要实现彻底“摘口罩”还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例如鼓励高危人群和年轻人尽快施打疫苗,“接种疫苗就是为家庭、国家做贡献。中国的疫苗运输方便、安全性高,非常有利于全民接种。”
为什么国内疫情控制得当的情况下,还有必要打疫苗呢?首先,国外疫情还没得到控制,随着各国打开大门,我们也要应对输入性案例带来的风险。
不过接种疫苗场景涉及到许多功能需求。例如预防接种三查七对一验证制度中,“三查”指检查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症、查对接种与预防接种证、检查疫苗、注射器外观与批号、有效期等。

“七对”指核对受种对象的对象姓名、年龄、疫苗名称、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等信息。如果依靠传统的人工记录,不仅效率低下,也容易出错。接种如果出现错误,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所以引入智能疫苗核签仪等智能手段确保接种效率和准确率,有助于提升接种效果,并且通过电子化数据传输,快速核验身份,并实现数据共享汇总和回溯。
以天波台式双屏智能疫苗核签仪D2为例,它支持人脸识别、指纹识别、二维码识别、二代身份证识别、人证对比等,可适用于医院、妇幼保健院和疫苗预防防控中心的身份信息登记,智能疫苗核签仪可以快速对接种人进行身份验证、健康码信息识别以及指纹签核,实现高效、准确、安全接种。

通过智能疫苗核签仪,可以扫描疫苗追溯码、接种证二维码和电子健康卡,市民甚至无需携带过多证件,只需经过智能疫苗核签仪的就能进行身份核验和登记,甚至支持刷脸或身份证读取和受种者查询和建卡工作。
由于日常接种疫苗的群体大部分是儿童,没有身份证可供智能疫苗核签仪识别,因此智能疫苗核签仪还具备指纹采集和指纹识别功能,可以完成受种者或其监护人身份核验,并完成电子签核。
根据卫生健康委要求安排,各省市都需使用全人群疫苗全程追溯与冷链监测信息系统,方便继续拧追溯和全流程管控。要实现一物一码、电子健康码查验、电子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签核、扫码接种等多种功能,严格落实“三查七对一验证”制度工作,应用医用疫苗电子核签仪成为提升效率和完善流程的科技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