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从传统结算的“慢、错、繁”,到银歌AI视觉识别的“精准极速”突破
传统结算模式主要依赖人工操作,消费者需将餐盘放置于结算台,由收银员逐一扫描菜品条码或手动输入价格,流程繁琐且耗时。在高峰期,排队现象尤为严重,消费者往往需花费大量时间等待结算,而人工操作也难免出现计价错误,引发争议。此外,传统结算对标准化餐具依赖性强,若使用非标餐盘,还需额外更换或调整,进一步增加了运营成本与复杂度。
银歌AI视觉识别结算技术通过“AI视觉识别+多模态支付”的双重创新,精准破解了传统结算的三大痛点:
1. 0.1秒极速识别,效率提升300%
设备搭载高精度AI摄像头,结合银歌自研的AI4.0视觉识别算法,可精准捕捉菜品图像特征(颜色、纹理、形状、空间关系等),实现0.1秒内完成菜品识别快速自动计价。无论是规整菜品还是异形餐食(如不规则盛放的炒饭、汤品),系统均能准确识别,误判率低于0.1%。相较于传统人工结算,效率提升达300%,高峰期排队时间从10分钟压缩至3分钟内,彻底解决了“吃饭十分钟,排队半小时”的困扰。
2. 99.98%识别准确率,杜绝人为差错
系统通过深度学习算法与海量菜品数据训练,具备强大的泛化能力,可动态适配不同光线、摆放角度及餐盘类型,识别准确率高于99.8%。通过银歌AI视觉识别有效避免了人工计价易出现的错算、漏算问题,确保了交易的公平公正,减少了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争议。
3. 多模态支付+无感体验,适配全人群需求
结算台支持刷脸、刷卡、扫码等多种支付方式,无需用户额外下载APP或携带实体卡。消费者只需将餐盘放置于结算台,系统自动完成识别与计价,随后通过人脸识别或手机支付即可完成结算,全程无需人工干预。
02技术赋能:从“被动支付”到“主动运营”
银歌AI视觉识别结算台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完成支付,更通过“数据驱动+动态调控”为食堂运营赋能:
消费数据实时分析,优化备餐计划
每笔结算数据(菜品、金额、支付方式、用户信息)实时上传云端,形成可追溯的交易记录。食堂可通过分析菜品热销榜单、消费时段分布等数据,精准预测消费者需求,优化备餐计划,避免库存积压与缺货现象,提升运营效率。
丰富功能,满足更多场景运营
系统自带丰富营销功能,助力完成不同促销活动需求,如:会员积分、特价折扣、套餐销售、消费礼券、活动等,食堂可根据需求进行活动促销,为食堂、门店吸引客流、提升销售额、增强顾客忠诚度以及优化运营效率。
03场景落地:从食堂到多元餐饮生态
银歌AI视觉识别结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学校、企业、医院等各类食堂,以及连锁餐厅等场景。例如,在台州嘉味大饭堂、深圳巧里手小碗菜等小碗菜餐厅中,通过银歌AI视觉识别结算台,显著减少了就餐高峰期排队结算拥挤的情况,有效提升了顾客体验满意度。

银歌AI视觉识别结算,还可根据不同场景选择相应的识别模型,提高识别精准度。例如场景:
1、早餐:包子、鸡蛋按个识别,蒸饺按份识别。
1、早餐:包子、鸡蛋按个识别,蒸饺按份识别。
2、午餐/晚餐:根据场景需求可识别菜品、餐盘、分格盘、菜品识别牌、牛奶、水果等等。
从排队到秒付,银歌AI视觉识别结算技术通过“精准识别+极速支付+数据赋能”的创新模式,不仅解决了传统结算的效率痛点,更重塑了餐饮消费的体验与运营逻辑,有效帮助食堂提升运营效果,降低运营成本,减少人工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