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是指消费者通过移动终端发出数字化指令为其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单支付的一种方式。由于移动终端一般是手机,移动支付又称作手机支付。从功能上讲,移动支付是支撑移动商务活动顺利进行的一种创新的支付服务方式,有利于增强交易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移动支付按交易的距离可划分为远程支付和近距支付两种。远程支付主要是通过移动互联网的在线支付方式进行,其本质上属于第三方电子支付的一个分支部份,是移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远程支付中,用户的账户信息存储在支付服务提供商的后台系统。近距支付又称现场支付,是指用户通过其移动终端对商品或服务进行现场近距离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这大幅提高了支付的方便性,对传统的现金或刷卡支付模式有着明显的替代作用。近距支付中,用户的账户信息存储在手机上的智能芯片中。移动支付政策环境逐渐完善
移动支付作为央行电子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能够有效提升资金流动的效率和降低资金流动的成本,是实现资金流信息化的重要途径。信息产业是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支柱,已得到国家财政、税收和产业等方面政策的大力支持。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电子商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在电子商务中的占比逐渐提高,而移动支付作为移动电子商务的重要支撑部分,必将受到政府的持续重视和支持。2010年以来,政府加快完善了对电子支付的监管环境,陆续颁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业务系统检测认证管理规定》等政策,并于2011年5月开始分批颁发了《支付业务许可证》。以第三方支付企业为代表的电子支付行业逐步得到法律监管,电子支付的业务运作将更加规范。
移动支付发展的主要障碍清除在即
目前,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面临两大障碍。一个是技术方面的标准问题,无线通信频率和移动支付解决方案的多样性使得供应商难以低成本地规模化提供产品和服务,从而导致移动支付的实施成本较高;另一个是用户使用移动支付面临的安全问题,包括社会信用体系、法律制度、安全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移动支付标准之争料将落幕
移动支付的标准问题体现在近距支付所选用的频率和移动终端解决方案的非统一性上。在近距支付的实施当中,我国目前存在两个不同的频率。一个是国际通行的13.56MHZ,另一个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45GHZ,两种标准各有利弊。为满足移动支付对终端的要求,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三种移动终端解决方案,分别是SIM卡方案、NFC全终端方案、SD卡方案。2011年11月29日,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代晓慧在2011中国移动支付产业年会上称,工信部已与央行共同启动移动支付标准制定工作,国际通行的13.56MHZ方案和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2.45GHZ方案都将纳入行业标准。未来,近距支付的标准之争有望以13.56MHZ和2.45GHZ两种方案并存于国家标准的形式而落幕。移动支付的安全根基日见牢固据2010年5月《中国计算机报》的调查数据,在用户不愿使用3G手机支付业务的原因中,64%的用户选择了“手机支付不够安全”,对安全的担忧在所有原因中位居第一。在移动支付自身的安全方面,业界通过引入国际知名安全标准体系,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芯片,对数据传输和存储采用加密机制,对数据生成和使用采取数字认证手段,支付芯片与实名认证的SIM卡进行绑定等制度和技术手段来解决安全问题。同时,随着我国信用体系的逐渐完善和用户对移动支付安全认知度的提升,移动支付的安全障碍有望较早被跨越。
移动支付市场在未来数年将现高速增长
根据易观国际的数据,由于合作模式和技术标准不确定的问题,移动支付中的近距支付近年发展缓慢。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移动电子商务消费的普及,移动支付中的远程支付增长迅速,目前移动支付用户使用的方式以远程支付为主。伴随着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的快速普及和近距支付市场的大概率爆发,移动支付市场规模未来数年将维持高速增长。据易观数据,2011-2013年,中国的移动支付用户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预期为48.85%,同期移动支付市场收入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预期将达到100.20%。随着近距支付标准的确定和产业合作模式的逐渐成熟,未来几年近距支付市场有望出现爆发性增长。据易观数据,2011-2013年,中国手机近距支付用户规模的复合增长率预期为101.66%,同期手机近距支付市场收入规模的复合增长率预期达到137.49%。
移动支付产业链分析
移动支付业务横跨电信和金融两大行业,产业链环节众多。移动支付产业链主要包括: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商、移动支付平台、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商户和用户。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商是服务提供者,同时最有可能拥有移动支付平台。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有SIM卡制造商、POS接收机制造商、移动终端制造商、芯片制造商以及系统服务提供商等,是移动支付的硬件支撑力量,这部分主要针对近距支付领域。商户和用户是移动支付业务重要的市场受众。移动支付的两种方式中,远程支付是电子商务的支付通道从由传统的互联网转移到具有移动互联网功能的移动终端上而已,商业模式比较成熟,盈利模式亦比较稳定。远程支付的主要受益方是第三方支付厂商,其通过移动互联网有望快速拓展自身的业务规模。A股中涉及第三方支付的上市公司主要是卫士通。近距支付是移动支付所特有的一种商业模式,产业链尚未完全成熟,存在较多的投资机遇。近距支付的流程中主要有五个环节:支付终端、接受端POS、传输网络、支付账户、商户账户。从移动支付行业的发展路径看,其将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基础设施和支付平台的投资爆发->平台初具规模->增值服务不断创新->综合平台形成和更大规模的应用。近距支付的标准和安全障碍逐渐解除将促使近距支付应用得到快速推广,进而会给移动支付基础设备制造商和支付平台方案提供商带来较大的发展机会。我们认为移动支付的基础设备制造商和平台方案提供商在产业发展前期将会受益明显。基础设备制造商主要是发射端可实现中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手机智能卡和接收端可实现中近距离无线通信的销售点终端POS供应商,以及相关的芯片制造商。涉及手机智能卡制造的A股上市公司主要有:东信和平、恒宝股份、天喻信息、新开普等。涉及近距支付POS终端的A股上市公司主要有:证通电子、新国都、信雅达、新大陆等。涉及移动支付芯片设计和制造的A股上市公司主要有:国民技术、大唐电信、长电科技、顺络电子等。支付平台方案提供商主要是为支付平台的搭建提供解决方案,包括软件、硬件以及服务等。A股中涉及支付平台解决方案提供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拓维信息、卫士通、南天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