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了解到,自2009年以来,在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的积极推动下,我市不断改善和优化农村金融支付环境,让现代支付清算网络连通城乡,实现了 “一网通天下,一卡走城乡”的目标。其中,ATM机、POS机等各类金融基础设施实现了全市行政村100%覆盖,ATM机和普通POS机布放量位居全省首位,各金融机构累计投入8300多万元,惠及农户155万户,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现代化支付带来的便捷。
取钱从两小时缩为两分钟
昨日,当记者来到平度南村镇洪兰村时,正遇到村民王培庆拿着存有退休金的工资卡到家门口万家福超市取钱。超市负责人韩秀琴接过王培庆的工资卡,在pos机上一刷,拿下打印出来的POS回执单,让王培庆签字,再递给他300元钱,这笔交易就完成了,整个用时不到两分钟。王培庆说,过去都是要到镇上的银行去取,来回需要两三个小时。
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为解决偏远农村地区农民办理存取款等日常结算业务不方便这一难题,我市自2010年6月在全国首批开展了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试点。通过选取符合条件的小型超市或便利店布放POS机终端,以借记卡刷卡形式向当地农民提供每卡每天不超过1000元的小额取现服务。到今年三季度末,全市已发展助农取款服务点2443个,覆盖辖区所有县市,累计办理小额取现业务2.3万多笔,取现金额546.6万元。
买菜卖菜不再动“现钱”
平度市南村蔬菜批发市场是农业部定点市场、全省第二大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参与交易的菜农日均1000多人次,年交易量达23亿公斤,交易金额32亿元。
昨日上午,当记者来到这里时,正遇到刚卖完了葱、准备到市场结算中心结账的菜农徐兆新。他一共卖了400多公斤大葱,按照每公斤1.1元的价格出手,挣了498元,不过收购商并没有当场给他钱,而是开了一张交易凭证。徐兆新拿着这张交易凭证和银行卡来到结算中心,工作人员把他的银行卡往POS机上一划,498元就转到了卡上。徐兆新告诉记者,以前来卖菜,都是给现金,有时候五六千元拿在手里,心里特别不踏实,就怕钱丢了,或者被人盯上;现在市场专门安装了这种机器,把钱打到卡上,用的时候就到旁边亭子里取,不用就放在卡里,真是太方便了。
南村蔬菜市场书记徐维涛告诉记者,以前市场买卖双方全部采取现金结算方式,购销商需要提前到银行取现金,再将现金存入结算中心,再由结算中心向菜农支付。2010年,市场建立了非现金结算支付网络,在市场安装了POS机,并为经销商和菜农每人发放了一张银行卡,收购方将收购资金存入卡上,通过POS机将收购资金转入结算中心账户,再由市场根据交易金额通过支付POS机转入销售户的银行卡,取代了原先的现金交易;银行还为市场安装了自助银亭,24小时服务,交易双方都可对银行卡随时查询、转账、取现等。
不仅仅是南村蔬菜批发市场,如今在青岛,几乎每个农村专业市场,都有了现代化金融结算工具的身影。莱西三木家具建材购物中心的 “工银商友俱乐部”,胶南市飞宇汽车城的“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等,都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专业市场的结算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