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客人 |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其它资讯 »

近场支付存软肋 机型限制或是致命缺陷

发布日期:2013-05-15  中国POS机网

5月14日消息,近日,艾瑞咨询发布一份报告显示,2012年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511.4亿元,其中远程支付占比高达97.4%,近场支付占比仅为2.6%,总交易规模尚不足40亿元。

 

  图为手机近场支付(速途网配图)

  所谓近场支付,是指消费者通过手机向商家进行线下支付,在离线状态下使用手机射频(NFC)、红外、蓝牙等通道,实现与自动售货机及pos机的本地通讯。

  近场支付虽在我国发展多年,但是真正的发展始于2011年,三大运营商都取得了央行的非金融类支付业务许可证,国内基于NFC(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近场支付就此开始布局。

  今年以来,中国移动分别与中国银联、光大银行联合推出了手机钱包业务,在带有“闪付”标识的POS机上刷手机;中国联通则与招商银行联合推出“联通招行手机钱包”;另外,中国电信将与银行合作采用HFC-SWP方案推出电子钱包,将规模投放NFC-SIM卡,并启动终端定制。

  数据显示,近场支付比例将逐年增加,到2016年占比将达15%,总交易规模将达2037亿元。

  据了解,中国银联和各商业银行合作推出的120万台“闪付”终端,逐步覆盖了自助售货机、超市、便利店、快餐店等零售场所,为近场支付提供了硬件支持。

  业内人士分析,首先具有NFC模块智能手机的普及为NFC手机近场支付铺平了道路,其次央行统一了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为运营商消除了后顾之忧。

  投资分析师吕商认为,手机近场支付作为新生事物,虽有利好促进发展,但同时仍存多块软肋。

  首先,在国内支持NFC芯片的只有小米、三星、HTC等特定机型,不得不说的是苹果系列产品目前还不支持NFC芯片,机型限制或是致命缺陷。

  其次是近场支付产业链过长,包括运营商、银联、银行、手机厂商以及各消费场所等,每个环节的参与者都想分食近场支付蛋糕,建立合理的合作及分成模式,将决定近场支付成败的关键。

  同时,吕商指出,安全问题一直是支付行业的生命线,手机近场支付亦不例外。试想绑定了银行卡、公家卡、购物卡等的手机一旦丢失,所绑定的账户就有被盗的风险。

  此外,第三方支付诸如支付宝、快钱等推出的无需任何硬件支撑的手机条码支付,已经被消费者接受,近场支付改变消费者的付款习惯,尚需时日。(黄河)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站会员、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图文推荐

您在本栏的历史浏览
热门资讯

中国POS机行业权威门户网站 引领行业发展


微信号:pos580com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诚征英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版权所有:POS机网 北京瑞纪华人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证060984  |  京ICP备07503063号

联系电话:010-51658061 E-mail:bjsale#pos580.com(请把#替换成@)在线QQ:841617225

站所有信息均属本站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地址 域名:www.pos58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