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以来,马化腾携6亿微信用户,悄悄向打车软件、财付通等移动支付领域进军,“威胁”着目前马云引以为傲的支付宝。
鉴于双方市值均超千亿美元,且领先于其他所有同行,业内普遍认为,中国互联网正在形成G2集团,中国以互联网为主力的移动支付目前还是马云、马化腾两个人的战争。专家称,“两马”下一步的竞争,则是到商业端去,在大型商场、购物中心争夺商场POS终端。而对消费者来说更重要的是,这场“战争”很有可能决定我们未来的用钱习惯。
多因素决定移动支付战争胜负
在移动支付战争中引人关注的关键因素是,首先,支付工具绑定的银行卡数,显然目前阶段,新生的微信支付尚未超过支付宝钱包的绑定用户数。其次,接入的第三方支付服务广度,形象的说,这好比管子的口径大小,比如水、电、煤气、打车等等,这也是多年来支付宝的传统覆盖业务面。再次,第三方支付发生频率的强度,这就好比管子喷水,过多久喷一次,也能大大影响水流的大小。比如说,打车软件这类高频应用的潜力实则会影响到盈利面。最后,第三方支付的客单价,也就是平均交易金额,将关系着移动支付的交易量,而支付宝先天拥有的淘宝平台,这是微信支付所缺乏的。
“两马”下一步将争夺商场POS终端
微信红包、支付宝是广泛的网络支付,打车软件是高频的O2O本地生活服务支付,可以说都是客户端的。有专家称,“两马”的第三回合竞争,则是到商业端去,在大型商场、购物中心直接移动支付。
2014年以来,阿里巴巴、腾讯均明显加大了其移动支付工具向商场POS进军的力度。为什么要争夺商场POS机?有专家分析称,由于商业端的移动支付,对费率更有承受力,只要拥有足够的客源,商家愿意接受移动支付的形式交易,即使承担一定的费率;同时,对于用户而言,移动支付可以大大节约交易时间。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客户端的移动支付阿里巴巴和腾讯即使是贴钱,也要抢客户,要侵袭线下POS,都是想变着法儿形成用户习惯。因为人的消费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逆袭。
商场交易数据含极大商业价值
同时,商场POS机的交易数据,蕴含着极大的商业价值,在征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产生新的服务和价值。此外,商场pos机的客单价、稳定性都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