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城乡客户为导向,积极推进金融产品、服务机制的创新,加快业务发展——这是武汉农村商业银行(简称“武汉农商行”)品牌发展方向的战略定位。成立4年多来,作为中国银监会批准组建的全国第一家副省级省会城市农商行,武汉农商行已成功塑造出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优质品牌形象。
武汉农商行有200余网点遍布武汉城乡,其中过半网点设立在农村。自成立以来武汉农商行就在各网点大力推进标准化服务,统一硬件设施标准配置,对各类物品实行定位管理,规范服务环境。通过对网点负责人、内管负责人、大堂经理、柜员、保安五类人群进行专业化培训来规范网点服务行为,重点推进“开门迎客”、“八大流程”规范服务流程,力求让农村群体享受和城市居民同样的金融服务。
武汉有1800余个行政村,由于基层网点不足,农民们面临着“有钱难领”的尴尬处境。为此,武汉农村商业银行把终端设备送进村,让便民服务快人一步,这是农商行深入农村服务,捕捉农民需求的一个缩影。2013年,农商行在村民集中的便利店、社区医院、学校,斥资2044万元铺设助农取款POS机、自助存取款一体机、查询机和全民付等设备,在武汉偏远村镇的金融服务空白区设立343个红色惠民汉卡服务点,农民不仅在家门口就能取款,还可缴水、电、煤、通讯等生活费用,进行信用卡还款和彩票投注等,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生活。武汉农商行还专门针对农村客户群体研发了“农民的手机银行”客户端服务,只要能发短信就能手机转账查询。根据规划,武汉农商行将在两年内实现金融服务村村通。
为将政府惠民补贴的项目真正做好,武汉农商行将“惠民一卡通”系统开发列为“一把手”工程,作为服务地方和践行群众路线的头等大事来抓。他们主动协调各行政代发委办方,实现信息整合,将十几张存折简化成一张卡,惠民补贴全部发到这张卡上,群众如果对卡上的资金流动存有疑问,可以查阅配套的对账簿。为让群众详细了解惠民汉卡的优点、取款渠道,农商行组织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利用户外显示屏、流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走街串巷入户周知。惠民卡的推行,在培育和构建农村地区现代金融工具使用环境的同时,开辟了金融服务推动和促进武汉“四化”建设的新路子。
目前,武汉农商行围绕“四化”方针,已累计信贷投入70多亿元,激活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远城区交通设施、农田水利、村村通工程、自来水、管网等信贷支持。他们先后支持黄陂区的盘龙大道、巨龙大道以及“黄陂木兰八景”等工程,助力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他们还积极激活小城镇建设,支持沌口、武湖、花山左岭新城、石榴红村以及盘龙城汉口北等地开发建设优美城镇,对武汉市市二环线以内114个行政村改造进行了全面支持。
在客户服务方面,武汉农商行打破了等客上门的传统营销方式,安排客户经理在城区、郊区的主次干道、商业区、街道、市场、集镇等地根据门牌号挨家挨户上门拜访,将金融产品、服务和知识直接送达客户。据介绍,通过“扫街”式服务,武汉农商行已经累计扶持了1.89万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4503家农业企业和342家农业专业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