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个领取的人红包最大”,相信很多人在点外卖过程中,都收到过这样的信息。似乎从诞生那一刻开始,外卖就和红包结下了不解之缘,有趣的是,我们最近发现,几乎所有外卖红包都变成了拼手气红包。从最开始金额固定的通用优惠券,到后来商家的个性化优惠券,再到现在这种拼手气红包,红包形式变化的背后,到底在起着什么作用?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平台或商家发红包的作用和目的是什么,外卖发红包的核心目的是增长,包用户增长和业务数据增长。
而在这个过程中,平台追求的是更低成本,更快速度和更精准的定向,最终获得更大的收益,我们可以先来了解下增长的策略框架,其核心就是三步走,触达,认知,转化。

触达:指通过什么路径找到目标用户,即推广渠道(如朋友圈)
认知:指触达后通过什么方式让用户了解产品及活动(如海报、公众号推文)
转化:指平台促进用户成交付出的成本,也就是补贴(如新人红包、满减红包)
这就是“增长”的基础框架设计步骤,我们以外卖平台拼手气红包为例,用上面这套框架去分析一下,拼手气红包在增长这个过程中,到底起着什么作用。
顾客下单购买完成后,收到优惠券红包,然后分享给好友或微信群后,商家以手气最佳为吸引刺激顾客多处转发领取优惠券,吸引好友也进平台消费,在整个营销的过程中,外卖平台“触达”的渠道,主要是在微信群和朋友圈;而“认知”则通过拼手气红包的形式,转发时会提示第几人能领到最大红包,通过这样一种有趣的互动玩法,完成用户“认知”的环节,最后再通过满减红包进行“转化”。

进而达到用户和业务数据的双向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