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高频消费的属性使得各种力量对生鲜行业跃跃欲试,但投身后才发现这个行业门槛十分高,每个环节都马虎不得,尤其是生鲜控损环节。一旦生鲜损耗把控不好,将会导致门店的经营成本增加,毛利率下降,最终亏损、难以盈利,对于不少刚进入生鲜行业的生鲜经营者来讲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一、什么是生鲜损耗?
生鲜商品的损耗是指在生鲜商品流通的各个环节,因为人为、商品自然属性等原因产生的质量(主要是新鲜度)降低、商品重量减少、商品报损而造成的账面毛利(进、销、存差)与实际盘点毛利的差额。
二、生鲜商品损耗的两大“元凶”
对于不少缺少生鲜经营经验或者外行人来说,大多认为损耗像“幽灵”般存在着、潜伏着、并且无处不在。但实际上,损耗不是潜伏着的,而是普遍存在我们最容易发现的地方。

(一)“元凶一”:自然因素
导致生鲜商品发生损耗的自然因素主要包含下列情况:“受潮(热)变质、过期、重量减少、商品腐烂、活鲜死亡、破碎(南北干货)与断裂(榴莲)等。
(二)“元凶一”: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包含:“订货环节;运输环节;搬运环节;收货环节;库存环节;保鲜环节;售卖环节等等”。其与自然因素最大的不同是由自然原因造成商品质量发生变化和重量减少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有人为因素造成的损耗缺是可以控制的。因此从实际来看,人为因素造成的商品损耗才是生鲜商品损耗最主要的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