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资超市发展现状
外资超市曾在中国风光无限。家乐福在上个世纪90年代带着“大卖场”这个新兴业态进入几无对手的中国市场时,每到一地,都能引起轰动,火爆附近商圈。
这几年,受本土卖场和电商崛起的影响,外资超市的日子普遍不好过,沃尔玛在中国始终无法盈利,家乐福的业绩已经连续多年下滑,英国的乐购(Tesco)则被本土超市华润万家所兼并。韩国的乐天玛特、易买得已退出中国市场,留下来的外资超市也积极寻找本土合作伙伴,沃尔玛与京东合作,家乐福加入腾讯阵营等。

(二)外资超市没落的背后推手是谁?
在经历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初步涉足中国大陆市场,以及本世纪头十年门店规模的快速扩张与销售业绩的持续增长后,诸如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零售巨头在新的经济形势背景下,发展开始遇到瓶颈。
而2011 年以来,随着阿里、京东等电商相继强势崛起,中国消费者经济能力提高的同时消费习惯也发生着明显改变,消费升级大势所趋。外资超市经营状况遭遇着国内电商明显挑战,在华外资超市企业经营情况遇到明显的问题,聚客能力下降。被自己的“学生们”如永辉追赶上并超越。
(三)国内超市又呈现出什么特征?
随着电商模式在零售业放入广泛应用,国内本土超市也开始走上了线上线下一体化多渠道融合道路,颠覆和重构人、货、场三元素。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生鲜零售市场的热度不断上升,现今国内不少商超开始“触网”生鲜零售,“生鲜”成为众多超市的“镇店法宝”如在触网过程中还衍生出了“生鲜+标品”业态的生鲜店。

在世纪之交、中国向外资超市巨头逐步敞开大门之时,本土零售业尚未发展成熟,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较大差距,外资超市巨头凭借经验和资本优势得以在中国市场攻城略地、所向披靡。